第386章 丰收的秋天(1/2)
秋天到了,华北平原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今年的天时很好,不旱不涝,地里的庄稼一看就知道长的很好。
贾村在唐河岸边属于定州府,因为靠近唐河,有不少水浇地,是比较富裕的村落。
村民贾四全家老小都出动,到自家地里收麦。
看着眼前一片金黄的麦子,贾四很是心喜,总算是赶上好年景了,看这个样子,一亩地估计能打两石以上的麦子。家里有五亩水田,那就是十石的麦子,这些粮食一入库,接下来的一年日子就好过了。
“他爹、你看麦子的长势,估计咱家今年能收多少石粮食?”
“五亩水田,能收个十石吧,八亩旱地,看着也还行,尤其是马薯长的不错,能收不少,今年咱家是饿不着了。”
“朝廷说只收一成的粮税,可是真的?过段时间不会再加税了吧?”
“肯定不加了,你以为是鞑子和二鞑子的时候啊?如今的朝廷是总裁老爷当权,他老人家治下从不乱收税,这事陕西、河南的人都知道。”
“也是、总裁老爷何等的人物,最体恤我们小民了。粮食收了之后,我想着把两个娃娃打发到学堂里上学,你看怎么样?”
“能行、现在年景好了,娃娃们读点书将来也有个前程。”
“就是不知道咱们的娃娃,有没有不吃农饭的命,小学堂第一年是连饭都管的。之后就看学业了,学业不成不光不管饭,还收学费哪。”
“那就看他们的命了,学不好,我可没余力继续供他们。”
“咱家娃娃别的不求,能上个中学堂就行,听说中学堂的毕业生,差不多都能端朝廷的饭碗。”
“要是这两个有哪出息,我可就没白苦。”
“收完粮后,朝廷修铁路的工地还开着没?若是开着,你再去干两个月吧。”
“开着,要一直修到十一月头上才有可能停,上边对工期要求的紧,说急等着用铁路哪。”
“这么急干什么?我还想着你能多挣几年钱哪。”
“你愁什么,铁路通了,咱们挣钱的地儿就更多了。咱家这牛车,用起来太不方便了,我再挣两个月钱,给咱家换个架子车,拉粮、拉东西方便。”
贾四和老婆正把割下的麦子往牛车上装,然后拉到家里晾晒。这个时代,可不敢把麦捆放在地里,专门有偷麦捆的贼哪。
“架子车要买,等咱有钱了,再买个铁马,这样你上下工就方便。”
“铁马还是暂时不买了,那东西金贵,像咱们这烂泥路,把好东西都糟蹋了。”
“听说奔驰厂的铁马皮实耐用,咱们乡下的路也能受的了。”
“是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据说奔驰车不好买到,还有不少假奔驰车哪。”
“是吗?这帮人真是太坏了,不但坑咱们老百姓,连总裁老爷的名声都敢败坏,若是逮住了,一定要送官,让衙门判他个满门抄斩。”
说着话的功夫,牛车已经被装满了,贾四牵着牛往家里送一趟。那边卸了车后,还得回地里再拉一趟。
也就是贾四家地有点少,也离家近,可以当天就把收到的麦子拉回家。不少人家在秋收的时候,干脆就在麦捆里打地铺,昼夜不离的守着粮食。
粮食是根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随着各地陆续的秋收,去年光复的河北、辽东、山东等地,很明显的能感觉出比前段时间更加平稳了。这还只是收了一季粮食,若是再收上几季,民心会更加稳妥。
河北和山东的百姓,对过去抛弃的最快,什么满清、祖大寿、唐通、这些人早都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仅仅过去了一年时间,可在他们的语言中,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一样。
天津附近的青县马厂是北地少有的种植稻田的地方,当年徐光启主持工部的时候,曾在这里治理过盐碱。去年光复以后,宋应星又派人重新整治了一回,并加装了好几台蒸汽抽水车,用来排除卤水。
现如今这里的稻子已经被收到了粮仓,看着谷仓里堆的白生生的大米,新安置在此处的舟山百姓,家家都是喜笑颜开。
北地的大米和南方不同,这里的大米口感似乎格外香甜。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是错觉。可所有人都尝过以后,才发现这是个事实。
南方来的村民们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为啥自己在南方种了一辈子稻子,换了个地方之后,产的稻子反倒比原来的地方好了哪?明明江浙一带,才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啊!
除了这地方只能产一季稻子以外,这里的条件似乎比浙江老家更好。朝廷对他们这些军余,格外的照顾。一水的新农具,只要能用到的,都是免费配发。还专门组织人修砖瓦房,估计到了年底每家都能分到一套亮亮堂堂的新宅子。这么好的稻田,五年免税,这种好事怕是修八辈子福才能修到吧。
“诸位乡亲,明天鲁王殿下、李总裁、吴总统、宋尚书和张司令将一道来我们村看望大家。到时候老少爷们,可得长点面子,不要给我们舟山人丢人。”
“里正你就放心吧,朝廷的诸公能看得起咱们,还能来咱们村看看大伙,我们怎么可能驳了人家的面子,你就请好吧。对了、诸位老爷来咱们村,会在咱们这儿用饭吗?咱们这儿别的好东西没有,上好的大米饭管够,若是需要我们这就张罗一个席面。”
“席面就不用张罗了,来的都是当朝重臣,怎么可能轻易在外边用饭哪?要是出个意外,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