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章案例教学下(1/3)
“街亭能不能守住呢?”李沅提出这个问题,“很难。即是马谡不犯错误,也很难守住街亭。也许能守住十天半个月,要想守住一个月非常难。曹真和名将张郃,共率7万大军,主力是精锐骑兵,机动性强,攻防俱佳,还有后援军五万固守战略据点,再加上后续部队可以源源不断地增援,马谡必败无疑,只不过因为马谡的愚蠢把这个进程大大提前了。”李沅陈述完毕,现在轮到其他人针对性发言,很多人都举起了手,只有尉迟循俨低下头不吭声。
“尉迟十郎,你说说。”唐志直接点将。
“我不知道,长官叫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想这么多干啥?”尉迟十郎摇摇头道。
众人皆笑。
长孙泽笑问:“长官教你投降你干不干?”
“呸!只有你这小白脸才会投降。”
程伯信骂道:“打仗这么简单?谁都可以做将军,何必要选你?就你这样霸着茅坑不拉屎,元帅肯定打发你去敢死队,早死早投胎,腾出位置让别人上。”
尉迟十郎低下头不吭声也不反驳,他知道说不过别人,干脆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
“记过一次。”唐志黑了脸,“再犯一次就关禁闭!下一次的‘背水一战’战例你主讲。”
听到关禁闭,大家都不寒而栗,那可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唐志严肃道,“大家的祖辈都是跟着太宗皇帝打天下的,你们的条件很好,将来有可能领兵打仗,为了你们自己,为了自己手下的弟兄们,你们都要好好学习兵法,多动脑筋。上战场不是服从命令就行,要好好揣摩上级的作战意图,在完成目标作战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灵活机动,因为上级不是神,他也不能面面俱到,战场瞬息万变,很多突发情况都要我们临机处理,所以将领的战术涵养非常重要。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在这里学习沿革地理,首先学习的就是地利,整个战场的地形地貌我们都要了如指掌,第二才是考虑人的因素。你们说说,在这个案例中,成败最重要的因素在哪里?”
“当然是兵力,魏国这么多军队,蜀国才多少?耗也能把他耗死。”李沅道。
“蜀国也不少啊,在陇右有8万人,即使第二批魏国的增援部队到来,也是三个月之后,蜀国早已把陇右安定下来了。”秦晙提出不同意见。
李沅无言以对,好像是这么回事。
程伯智举手发言,“诸葛8万军队不可能全部全部放在前线,他至少要放一半的军队镇住后方。虽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响应,但是蜀军还没有实际控制三郡,其物资兵员并不能为蜀军所用,蜀军的粮草仍然要由汉中向祁山大营转运。还有两郡刚刚平定,民心不稳,在陇右没有消化吸收之前,蜀军主力是不敢离开祁山大营的,否则有后路被断、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时间拖长,旷日持久,蜀国首先会扛不住大军的消耗。”
程伯智倒是很有见地,当年曹操拿下关中、南郑的时候没有乘机进攻益州,是最大的败笔。因为当时刘备用不正当手段刚刚拿下益州,民心不稳。
当时司马懿建言:“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
刘晔也认为:“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不听,停止用兵,后来裴松之感叹道:“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
李思顺点评道:“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张郃来的骑兵太快、太多,5万骑兵,这一点恐怕就是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意料到。张郃即使不进攻马谡的营寨,用一万骑兵监视,4万骑兵入陇右支援广魏和陇西两郡,依托城郭机动进攻,能把陇右搅个天翻地覆,加上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这个时候诸葛唯有撤军一途。”
大家点头称是,来的人多就可以分兵,四万骑兵进来,诸葛亮就要头疼了。
“为什么一定要走街亭呢?其他地方不行吗?”尉迟循俨瓮声瓮气地问了一句。
“这就是你不作功课的结果。从关中到陇右有六七条路,有的是因为绕道太远,有的是因为陡峭不好走,而番须道是通往西域的商道,适合大军通行,兵贵神速,所以看起来道路很多,其实只有这一条合适。”苏远征解释道。
“最重要的一点,”苏远征道,“是魏国国势强盛,兵强马壮。兵法云:‘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故。’魏国可胜吗?道、天、地、将、法,从五个方面考察,当然不可胜。曹操虽然死了,但是有司马懿统帅其兵,魏国君主睿智,将相用命,百姓归附,上下齐心,无机可乘。
大家想一想,诸葛以区区新造之蜀,自封为仁义之师,以为天下百姓思念汉朝,引兵向北,企图吞魏,故千里负粮,希望一战而胜,这不是做梦吗?结果不是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