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兄台说的不假(1/2)
一场夏季大雨之后,穿着书生白袍的人,撑着一把破旧到勉强遮雨的油纸伞,背着竹编的书箱,狼狈的在黄昏的荒郊野外行走。
东家叫来这边收账,不巧路上大雨,书箱里的账本淋湿作废,没要到钱,还被不客气的请出来,眼见着天色不早,没钱住店吃饭,人生地不熟,寻思着连夜赶路回老家。
也不知道是倒霉还是怎么的,行不多久,遇上了绿林好汉,琢磨着没钱请吃饭,怕不是要被砍脑袋,只好绕道而行,偏离了大道,等到天色已晚,明月高悬时,才恍然发觉自己已经迷路,不知不觉在山林中绕了许久,再行一段时间后,眼前豁然开朗,破旧的寺庙映入眼帘,喜不自胜,身上又冷又饿,好歹有了处遮风避雨之处,顾不得多想奔了过去。
寺庙年代久远,不知修建于何时,也没听本地乡亲说起过野外的寺庙,来到门前,朱漆的大门已经破损,只剩一扇,还斜挂在门框上。
寺门有一对石灯笼,不知为何却是亮着的。
暗黄的烛光散发着朦朦的光晕。
本能的,危机一般的阴冷感至脚底直蹿头顶,头皮都在发麻,秀气的书生脸上有些犹豫后,硬着胆子走进了寺院。
看起来很大,前后主殿的布局,分成了俩个四合院的长方形地势。
入得寺门,前方是石铺的广场,四周荒败不堪,石板上野草横生,这幅景象,说明这里不止是没人打理而已,对直看去,主殿处,一排的门窗确是已经打开,其内有灯光,隐约有人声传来。
有人?
这样想着时,脚下却是率先动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接近,趴在窗口沿边,探头看了过去。
当先是菩萨佛身映入眼帘,破损严重,殿内一片灰败狼藉,却是升起了火堆,远远的,三波人分坐开来...
火堆?
大夏天的也不怕热死。
正这样想时,猛然打了个寒颤,刺骨的冷风嗖嗖的刮进衣襟里,却是明明没有起风。
奇了怪了。
这地方也太冷了吧。
察觉到如此异状,却是知道为何生火。
再看去时,仔细的打量起那分坐开来的三波人,是人是鬼起来。
当先是三位女子,俩大一小,小的是幼童,大的是双十年华的如花年纪,看清脸庞时,不由呼吸一窒,饱读圣贤书的书生,不由想起曹植的洛神赋来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真是好看的人儿,目光不由被穿着赤白二色衣裳的女子吸引,却是忽视了其身边穿着淡黄花裙,老爷们做派翘着二郎腿的女子。
这般女子,哪怕长的好看也是白瞎了皮囊。
呆呆注视片刻,始终是想起自己要干嘛了,转而看向另外俩波人,虽都是独自一人,却也泾渭分明,知其不是一路。
一男子,三四十的年纪,穿着道袍,头戴道冠,脏兮兮一身,背有一长条状木匣子,道袍颜色看似蓝色,却已经发黑,年头不短了,看起来比他还穷困,长相很是惊人,身高近七尺(2米多),目测比他高不止俩头,庞大腰圆,弯起的袖子下,露出满是肌肉如他大腿般的手臂,赤铜近黑,一脸的茂密黑色络腮大胡子,看不见嘴唇,不由让人想起三国蜀将张飞的形象,铜铃大眼,似如鱼目,有着一股子凶悍匪气,看起来就不是啥正经道士。
而另一人,也是男子,不过要亲切许多,穿着一身黑袍,体裁合身,衬托出修长的身形,也是高大的人,比他高出一头有余(1米8几),年纪看似青年,面无胡须,英气冷漠,剑眉斜飞,星目悬梁,含威含煞,看起来也不是好相与的人,身边放着一把带鞘长剑,似传闻中那些江湖侠客的做派,没束发冠,一头黑发自然的披在肩上,露出额头眉眼,竟是凭空填上少许女子般的妩媚。
当真是一位美男子,小书生有些羡慕,自己还是长的太过秀气廋弱了,这般男子气概与好看,真是羡慕不来呀...
就在书生打量时,殿中却是不再说话了。
等过了少许时候,书生犹豫着如何搭话时,大胡子的道长却是开口了。
“既然来了,何不进来一叙。”
突然的开口,被吓得缩了缩脑袋时,脸上也是不由有些古怪,这说话口气有些不对。
不该是‘那小子,偷偷摸摸的干甚,还不速速滚进来?’
跟形象反差过大的文雅说辞,让书生还是松了口气,看来是面恶心冷的人呢,当下,也不迟疑了,进了殿里,远远的,拱手作礼道:“小生宁采臣,多有打扰,还望勿怪。”
说话时,不由偷偷看向女子,还没看到的时候,却是害羞又移开了眼神。
“不怪不怪,相见是缘,进来坐吧。”大胡子道人热情的说道。
宁采臣羞涩的回以笑容,谢谢过后,却是快走了几步,坐到了火堆边,这寺里,实在是过于冷了,搓了搓手,哈了哈气后,温暖的热量传来后,舒坦了。
抬首,偷偷看向了众人。
火光下,木材不是噼啪炸响。
还真是古怪。
也没人说话挑起话题,只是各做各的。
那边,淡黄色衣裳的女子,手里却是拿着一宁采臣认不出的铁罐铁勺,正连口吃的正香,夹在俩女子中间的幼童,腮帮子也是鼓起,不知道在吃啥。
倒是有些许的香味,隐约的传来。
“小子,别看了,小心魂被勾走了。”
这时,青年男子确是突然的这样说了一句,口气也不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