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荀攸的临终遗言!(1/2)
“十万大军再次围城,又强行夺取了城门、皇宫,到底出了什么变故?”
“算计了皇家不够,算计了百官不够,算计了士族门阀还不够,难道说,真的要赶尽杀绝吗?”
……………………
离开皇宫之后,萧逸回到了无愁侯府,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再把家眷们接回来,一场惨烈的政变下来,可是相当耗人心血呢!
那知屁股还没坐稳呢,手下游骑兵前来禀告,说是曹军二次围城、局势又紧张起来了,而且其攻击的目标,隐隐指向玄甲军呢!
与此同时,丞相大营派出了使者,让数十名文武大员交出印信、兵符,而后统统到大营之中,听候丞相大人的命令!
虽然不知什么缘故,可种种的迹象表明,曹操又有新的动作了,而这次针对的目标呢,就是萧逸为首的异姓重臣们!
难道说曹操胃口惊人,在压服了皇室力量、打击了门阀势力之后,又要清洗曹营集团内部吗,这也太过疯狂了吧,一个处置不好的话,可是会自掘坟墓的呀!
“传令玄甲军各部,向无愁侯府附近集结,刀剑出鞘、弓箭上弦,做好迎战的准备!
再派人到城外,通知宋宪、魏续、黄鼠几位将领,把本部人马集中城西,做好接应的准备!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谁想来吞我,我就敢杀谁,盗世奸雄又如何,我的宝剑也不是吃素的!”
…………………………
长期以来,萧逸一直的隐忍不发,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不想破坏来之不易的局面,并不是怕了曹操,真到了忍无可忍之时,萧逸也有拼死一战的勇气!
许昌周围的驻军里面,萧逸的嫡系人马不多,却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真要与曹军血拼起来吗,获胜没有把握,突围绝无问题,只要离开了许昌城,那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真正让萧逸担心的,还是城外的家眷们,游骑兵前来报告说,无愁侯府的宿营地、已经被一支虎豹骑包围了,虽说没有动手拿人,却也限制了出入自由,这是用人质威胁自己呀!
如果是一般的人,肯定会顾忌家眷安全,变得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甚至会放下武器,祈求对手的宽恕,萧逸则不然了,无论出现什么状况,绝不会放下手中剑!
因为萧逸明白,如果自己放下兵权,就等于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放到了别人的屠刀下,是杀是剐、任人处置了!
相反的,只要自己紧握兵权,那怕与曹家撕破了脸,家眷们也会平安无事的,因为伤害了无愁侯府的人,就会迎来萧逸的疯狂报复,雄才大略如曹操,恐怕也要忌惮几分吧!
萧逸已经想好了,局势真的无法挽回了,自己就杀出许昌城,而后西走函谷关、与好兄弟马六汇合,以西都-长安为根基,割据关中八百里秦川!
再联络大牛、高顺、张辽、张绣、蒋奇……这些心腹将领,以及匈奴、西羌各部落,如此幽州、并州、凉州、关中、江淮这些地方,就会落入自己手中了!
有了上面的地盘,以及十几万精兵强将,自己就有足够本钱,跟曹操分庭抗礼了,只要打上几场胜仗,而后以战求和,自己被扣押的家眷们,就会毫发无伤的送回来了!
当然了,领兵出走、割据一方,乃是不得已的下策,会弄的兵戈四起、民不聊生,自己也会成为民族罪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依旧是和为贵、忍为高!
现在的决策权,就在曹操的手上了,化干戈为玉帛、自然最好不过了,如果刀兵相见吗,自己也能奉陪一二!
不愿束手待毙者,又何止萧逸一人呢,凡是名单上的文武重臣,有的关闭府门、坚守不出,有的聚集人马、向无愁侯府靠拢、准备一起应对突变……
“呜!……呜!呜!”
一时之间,许昌城内风云骤起、乌云密布,金戈铁马之声,已经隐约可闻了,那知即将兵戎相见之时,两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其一:因为伏完叛乱之事,伏皇后有愧于国人,在后宫服用鹤顶红自尽了,两子刘冯、刘熙亦随母而去!
其二,在收缴印信过程中,尚书令-荀攸大人,不愿面对刀笔之吏,在府内自尽身亡了!
两道消息传出,就像是一阵冰冷的秋雨,浇灭了人们心中疯狂的火焰,原本一触即发的血腥厮杀,也消散于无形之间了!
……………………………………………………………………
“什么……公达先生吞金自尽了,他为何寻了短见呢,老夫只想收其权柄,并无加害之心呀?
公达先生呀,你为何如此刚烈呢,真是痛煞老夫了,四大谋士折其三,日后国家有了难事,谁来出谋划策呀?”
………………………………
城外大营-得知荀攸身亡的消息,曹操浑身颤抖、面如死灰,最后双眼一番,竟然晕死过去了!
侍从们一拥而上,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参汤,忙乎了好半天,曹操才悠悠转醒,而后奸雄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询问事情经过!
原来相府使者到来后,荀攸表现的很配合,不但交出了尚书令大印,就连自己的封爵印,也一并的交出去了,而后以更换衣服为名,回到了后宅书房之中……
那知荀攸进入书房之后,久久的没走出来,家人们恐慌之下,壮着胆子打开书房,才发现荀攸吞金自尽了,不过在临死之前,还写了一份遗书呈现曹操:
“余从丞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