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一张血书(1/3)
段子生不厌其烦地再次陈述了下案件。
相爷坐在座位上稳如泰山,对他来说,今日开堂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而已,结局已定。一切有关此案,对他不利的证据都已销毁,夏荷、陆浩以及知道内幕的丫鬟、纪正都已不在人世。
他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就连牵涉此案的金丝软甲,他都已叫牛轲廉拿去丢下悬崖。他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
牛轲廉站在相爷身旁,一双眼睛扫视着堂上的动静。虽然,他此时站在相爷一边,但是,心已经远离。自从许秀才死后,他看相爷对许秀才的死并无半点悲悯之情,心就凉了。
他暗暗在为自己找后路,随时准备伺机反扑。
堂上,段子生就案子诸多细节,询问被告方弘义与原告水脉,两人皆是有问必答。
“方弘义,关于水脉状告你判错案,误判陆浩死刑,你对此有何异议?”段子生惯例询问。
方弘义仰起头,一脸淡定与从容,平静地回:“段大人,水脉所言非虚。关于陆浩杀害夏荷一案,我可能误判或重判,不该判陆浩死刑。”
方大人所言实在是出人意料,堂外的百姓,面露不解之色。为何方大人会这么直白承认自己断错案?
想当初,夏荷被杀案在知府衙门审理,那天有许多百姓围观。事情发生不过数月前,围观的百姓对此案仍是记忆犹新。
那时,有一樵夫出面作证,证实亲眼所见陆浩杀了夏荷,而陆浩自己也承认,自己确实杀了人。姑且不说陆浩所杀之人是相府千金,就是杀了平民百姓,那也得偿命。
为何,方大人说他可能误判?明明是证据确凿的事,又如何颠倒黑白?莫非,方大人是为了维护什么?
许多百姓们,以探究的目光,望向太子楚天阔与忠勇王迟乐。他们在心里嘀咕着,方大人该不会是为了偏袒他们两人,所以故意歪曲事实?
问完被告,段子生又开口询问原告:“水脉姑娘,你说知府大人方弘义判错案,不该判陆浩死刑,可有证据?”
闻言,水脉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此时,她还不知道有血书一事,更不知道如何证明方大人断错案。昨夜他们与段大人就此案商议许久,也未讨论个所以然来。
此前,她出面状告方大人,告他判错案,不过是为了拖延楚天阔和迟乐的行刑时间。现在,要她说出证据,她又如何说得出?
兴德元年,洪高德称帝,建立大西国,定都凤城。政权建立初期,周边国家对大西国虎视眈眈,无端挑起战火,洪高德皇帝御驾亲征。出征前,西宫娘娘许贵妃怀有身孕8个月。皇帝拟诏,若生皇子,取名洪承业,立太子,若生公主,封常玉公主。
洪帝离宫后,夏皇后使计让许贵妃滑胎,谁知,天不遂她愿,许贵妃腹中胎儿出生,居然成活了。
“陛下本就宠爱许贵妃,现如今,她又生下太子,眼看咱主子皇后宝座要保不住了。”
“可不是吗?听西宫里的宫女说,那太子生得白白胖胖,甚是可爱,面容酷似陛下,眉目间有一股正气,长大后定是个好皇帝。”
这是皇后宫里的小宫女在私底下悄悄议论。
即使她们不议论,夏后也知道,自己不设法除掉太子,恐怕以后日子不会好过了。
她随即招来自己的哥哥相爷和御前侍卫总管楚祥共同商议对策。他们密谋好了要火烧西宫,由楚将军执行。
在关键时刻,楚将军放弃了加害太子的念头,以自己的亲儿子换取太子出宫。
许贵妃哭哭啼啼间,把心一横,拿起发簪,用簪子尖在太子左肩上刺下“天”字。刺在儿身,痛在娘心,刺完字,许贵妃痛的肝肠寸断。她颤抖着双手给太子挂上块玉佩,那是皇上亲赐的,当今世上,仅此一枚。
许贵妃给楚祥磕头,声泪俱下道“楚将军,请受我三拜,你的大恩大德,本宫来世再报。”
“娘娘,万万使不得,快快请起……”说话间,听到外面有脚步声,楚将军抱起太子,从侧门匆匆逃走。
许贵妃晕了过去。
来人正是御医凤南阳。传说此人原是江湖中人,外号算命先生鬼见愁。他能掐会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武功不凡,。他抱走楚将军儿子,施展轻功,在皇宫中穿梭自如,轻易甩掉宫中侍卫的追捕,平安出城。
夏后命人火烧西宫,许贵妃及一干人等葬身火海。在清点尸体时,发现少了一个婴儿尸体。加上楚祥将军下落不明。夏后和相爷断定,太子极有可能是楚祥抱走了。于是,夏后暗中派人追杀楚祥将军。
兴德四年,皇上凯旋而归。
夏后精明能干,把此事瞒得滴水不漏。洪帝并不相信许贵妃当真死于意外。他时常做梦梦见太子,一直派人暗中调查此事,然而一直查不出真相,楚祥失踪,凤南阳也消失匿迹。
兴德五年,皇后生下一子,洪帝取名洪承安。皇后心想,皇帝对这儿子,显然没有寄予厚望。夏后心想,即使皇上迟迟不下诏,册立新太子,他日洪帝驾崩,皇位迟早是她儿子的。不过,她还是有所顾虑,二十四年前,她派人追杀楚祥,楚祥伤重而亡,太子却不知被何人救走。
二十多年来,太子音讯全无。倘若太子还活在世上,那么他将是洪承安继承皇位的最大威胁。况且,一旦此事揭发,她跟相爷必将大祸临头。
洪高德皇帝在位二十四年,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国力强盛,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