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出院(1/2)
“是啊!婶子,身体要紧,你可不敢伤心啊!还得打针吃药呢!”三叔也在旁边劝慰着。
好不容易胡大发姥姥才停住眼泪,一边向着隔壁病床的病友介绍着自己的孙子,一边又捶打着胡大发,并又爱惜着抚摸着胡大发的头。
“大发!以后可不能再走了,看看你姥姥多伤心啊!这也幸亏没啥事,要不,我可真得替她老人家揍你小子了!”三叔在旁边教育了胡大发几句,接着说道:“下午还有一瓶输液,后天就能出院了。大发,我这里有点钱,你先拿着,回头给你姥姥买点营养品吧!”
“不行!他三叔!这已经够麻烦你了!我这里有钱!”姥姥连忙伸手拦阻。
“三叔!我有钱呢!”胡大发拿出那个信封,这是一年监狱挣来的薪水,“先用我这里的,不够我管您借!”胡大发的语音还是斩钉截铁的,直接把三叔手里得钱推了回去。姥姥看着,满意的点了点头。
“是啊!他三叔,这几天都麻烦你了,回去还得让大发孝敬你呢!”
“呵呵!婶子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强着了!缺钱你们说话啊!”三叔满面欣喜的把钱收了回去,“婶子,既然大发回来了,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些事情呢!大发,晚上你那个表舅可能过来,我跟他说过,这几天,他也常过来的。没事我就先回去了。”
“大发,去送送你三叔!”
“唉!知道了!”胡大发答应着。
胡大发姥姥家的兄弟,有两个男孩,也就是胡大发的表舅,住在别的村里,平时很少来往,也就过节过年的时候,串个门。这次也就是胡大发没在家,三叔实在没人可想了,只能给那边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情况。那边毕竟是血缘亲戚,怎么能不过来呢!而且姥姥的兄弟还在,那可是亲兄弟啊!
送走三叔,胡大发回到病房,守在姥姥身边,觉得心里总算踏实下来了。
“姥姥喝水吧!”“姥姥饿了么?我去打饭!”“姥姥,擦把脸吧!”“姥姥,要小便吗?”短短半日,胡大发就得到了隔壁病床的两位老人的交口称赞。
“老姐姐,你这孙子真不错,看看多会照顾人啊!”
“可不是吗!比我家那个小子强多了!来了连问问我今天舒服不舒服都不问!”
“老姐姐,你家孙子是做啥的啊?岁数不大吧!还在上学呢吧!”
羡慕的话,姥姥还能接受,剩下的打听大发做什么的,姥姥可真不敢说了。总不能说自己孙子才从监狱回来,是个刑满释放犯,这老脸往那里摆啊!
“是!我上学呢!学校出去实习了,所以,没有赶回来。”胡大发直接接过来得了,姥姥再说话,估计就被他们问秃噜了。
“姥姥,累了吗?休息会吧!”
“恩,好!睡会,一会晚上还有一瓶输液呢!”。。。。。。
“大夫!我姥姥的情况怎么样啊?明天能出院吗?”
“恩!32床是吧!你是病人的什么人啊?”
“我是病人的孙子,我叫胡大发!”
“哦!你姥姥问题不太大,就是前些天气温低,造成病人的血管收缩,你姥姥平时血压低,突然一冷,血压升高了,平时是低血压,一下子升高了,病人受不了,就晕到了!也算送来的及时吧!没什么事情的话,明天可以出院。回去之后,你们家属也得注意啊!这种春秋天,必须注意病人的血压。他们不能受这种急冷急热,容易造成血压突然的变化。”大夫讲解的很是详细,总之一句话,有些大夫并不希望病人反复来医院的,还是少来为好。
“谢谢大夫!谢谢!”胡大发鞠着躬,退出了大夫办公室。
姥姥身体并无大碍,胡大发的心里也就放心下来了。自己母亲几年回不来一次,自己有印象的一次就是,胡大发12岁那年,要上初中了,那年过年时候回来一次,呆了半个多月,就又走了,胡大发对母亲的印象很少,自小一起的时间就很少,但是胡大发知道,自己母亲对姥姥很好,几乎每个月都会寄点钱回来,有多有少,大发姥姥都给存起来了。姥姥也时常给大发讲母亲的事情,希望能拉近他们的关系。所以,大发尽力的照顾好姥姥,要不,怎么和母亲交代呢!?姥姥住院了,需要给母亲打电话或者写信吗?
胡大发给母亲写过两封信,但是因为邮寄时间太长了,写完信,很久才收到回信,大发已经把自己写的内容忘记了,所以,没什么兴趣了,也就不写了。后来有了电话,但是,电话是打到村合作社的,还得跑来跑去的叫人,很麻烦,所以,电话打过几次,也就不打了。
以至于,胡大发几乎不和自己的母亲联系,母亲也很少和家里联系。
骨血至亲,即使联系再少,也是母与子的关系,不能让姥姥出事,一定要姥姥健康。这是胡大发的家庭思想底线。
表舅听说胡大发回来了,只带来一点水果,呆了一会,问了一下明天出院的情况,就找话先走了。
胡大发也不想指望表舅能帮太多,毕竟平时联系也不多。
“姥姥,我问大夫了,大夫说,明天能出院,您看,咱回家吗?”胡大发一边削着一个苹果,一边和姥姥聊天。
“出吧!我这几天都躺烦了,天天让我躺着,累死了!能出院,还不赶紧的。家里的那几只老母鸡还不得饿死了啊!”姥姥接过苹果,边说边吃。
“咳!您怎么想起老母鸡了!”胡大发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