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绛玉珠(黛玉同人)》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绛玉珠(黛玉同人) () >> 第50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71292/

第50章(2/3)

仍能坚守本性,更兼心性豁达了许多,我心甚慰矣。”说时两人相偕入座,三桑笑道:“吾妹勿惊,此事说来话长,待我与你细细道来。”又向众仙道:“此间虽是绛珠妹子府邸,到底她现下仅是凡间的生魂回转,不便施法弄术的,如今咱们只当是招待‘回娘家’的妹子罢,你们藏什么私呢,还不快将备下的好东西拿将出来,咱们也好聚一聚……我可是舍了那警幻的‘万艳同杯’走的呢。”众仙嘻笑道:“早取来了,总得等你到了方好开席罢。”说时只见小婢们左右分列,只将那些琼浆玉液、佳果仙肴一一奉将到各人面前。

酒过三巡,黛玉按耐不住,正要相问,那厢里三桑已向黛玉笑叹道:“今日之事,吾妹之惑,原都应从妹妹你下凡之因由说起……想那离恨天上,灌愁海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仙子,司得是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得是尘世之女怨男痴。如我等这般秉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而生的草木之精却是不受她所辖制的。如何绛珠妹妹你却入了她的局去?”

黛玉一听之下十分愕然,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她于神仙一说,于今日之前,其实从未真心信过,什么通灵宝玉,绛珠仙草,私以为不过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托词罢了,那宝玉在人世间求不得黛玉,就寄望黛玉是位仙子,待到他归天之后,即可在天界重聚,再千年万年地相厮相守。就好似梁祝那样的神话故事一般,不能同生,但求同化蝶去。黛玉即抱着如斯想法,自不曾想过内中原由,现下听三桑这般说来,自是此事另有蹊跷,不由凝神屏息,静待下文。

“如要说起此事,不得不提起另一人来——就是如今正在警幻处作客的宝玉之前身,赤瑕宫的神瑛使者。这神瑛使者的原身本是女娲娘娘为补天而炼的五色神石,众石均补了天,独遗下它这一块来,虽是个浊物,天长日久地,倒也有了灵识,修得个仙体。他道法虽不高深,但因是女娲娘娘亲手所造,身份却十分超然,天界各君都不拘着他,任他在天地间往来。不想那日他自别处回转,却发现身边长了一株小草……”三桑说道此处,不由望着黛玉一笑,黛玉听她停了话头,正要催促,忽地想到一事,忙问道:“那株草,不会就是我罢?”想想不对,不由辩道:“不对不对,我记着,绛珠草是生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

祝余在一旁笑道:“我知你无有绛珠之忆,但娲皇补天,补得是哪一方天,在凡间也是有传闻得罢?”

黛玉侧头略想了想,“《淮南子·览冥篇》里只说了‘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却是未说是何处,倒是其他野史有说,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若以此为据,想来补的是西天……西天,莫非那三生石……”

荀草接口笑道:“三生者,顽石为一生,娲皇炼他为五色神石又一生,成仙得道再一生,是为三生石也。”

三桑轻嗫了一口酒,笑道:“不然,你以为为何他独独青睐于你?” 黛玉无语默然片刻,叹道:“原来是我长错了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注解

1、有关神瑛使者,通灵宝玉的来历,在这里我借用了子夜大大在评论时上传的一段文字,全文如下:

[4楼] 网友:子夜  发表时间:2010-10-13 16:48:46

所以我才在那里感慨“版本啊版本”,74年人民文学版里顽石=神瑛=贾宝玉

原文手打——

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

在这里也感谢所有为我提供过信息的朋友们。

2、女娲补天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yín_shuǐ。苍天补,四极正;yín_shuǐ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3、有关神话中的人物

三桑:

《三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三海经·海外北经》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三海经·大荒北经》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其实在本文里,三桑不是指得以上所说的无枝之木,而是‘三株扶桑’。扶桑为古神木名,传说日落后太阳就在她身上休息。相信很多人听过这个传说,我就不再找出处了。

迷谷、祝余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首篇《鹊山 招摇山》中

状态提示: 第50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