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化观影热潮(2/3)
女孩》这部电影抒发*感的渠道。……
“柳晴珊这个名字,虽然素未谋面,但熟得跟住在隔壁的姑娘一样。
多好,这一生都有一个人这样念着你的名字,自己念不够,还要拿着大喇叭念给全世界听,生怕别人不知道——“柳晴珊,我喜欢你”
1999年,程枫25岁,柳晴珊也已经嫁作人妇,我觉得他未必对柳晴珊再有什么波澜,只是强调自己喜欢柳晴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句话。
从16岁开始,说了9年,就算那句话是“我是猪”也能催眠到脑海里深信不疑。
当这种催眠变成习惯,“柳晴珊”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信念,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有了理由,努力有了方向,人生有了意义。
不管何时何地,那三个字像一句咒语,在心底念着就会浑身充满力气。就像高中时足球队的男生,把喜欢的女生名字缩写绣在球服后面,背在身上迎着风发足狂奔,好像从此可以所向披靡。
因为……喜欢上对的人,身上会发光
谁都发过光的吧,哪怕现在变老了,发福了,神情麻木了,没有梦想了,但一想到多年前发过光的自己,还是会傻傻地就露出会心微笑吧。
所以我们走进电影院,未必是来看程枫和柳晴珊的故事,我们不过是穿过这个黑暗的电影院去找寻曾经的自己。
我喜欢拍青春片的人,我喜欢唐谦这样的导演,他们都不甘心只用回忆抵抗余生,于是为自己造了一架时,铁证如山。
每当青春的乡愁又犯病时,拿出来看一次便是解药。
唐谦……他做到了
唐谦……为我们所有怀念青春,喜欢青春,拥有过美好青春的人做到了”
——《青春,是一种病》
……
“我以为我会感动到哭,其实没有;我以为看完电影后会细琢电影的细节,其实也没有。
看完电影,我无心回顾荧幕上掠过的精彩,因为只是纠结于电影勾起的青葱回忆。我的故事没有电影那般精彩,但并不妨碍我把自己的青春投射进去。
我的那些年,并没有同学上课打**,没有跟老师对抗而受罚,也没有被大声骂过“幼稚”或者“大傻蛋”……这些都是青春的专利,成年人的世界里不会有。
青春往往只由三个要素组成:公敌,异性,和看客。
因为没有了管束,便没有了公敌,结束了学业,只能被迫主动寻找人生的下一站,爱得不纯粹,因为顾忌着以后的漫漫长路,青春的目光不会很长远,背叛就背叛,天不会塌下来;懒就懒,反正现实还很遥远;爱就爱了,没有柴米油盐。
唐谦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能让每个人都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与其评论唐谦导演出一部青春电影,不如说他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回自己的青春。
与其说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胖子,倒不如说每个故事都有一帮兄弟,青春故事尤其。
我的故事里也有胖子;我的青春中也有电影中的“精诚五人帮”;我也曾为喜欢的女生做过幼稚的事情……
在我开始工作之前,也是我的青春结束之时,那个我为她做过幼稚事情的女生,我们分开了……
和程枫一样,我到最后还是没能把一段青春恋情带到成人世界。
不过,也是在步入社会之后,我才懂得青春的故事,大概也只能停留在青春的时期。
大学毕业之后,即使你仍然把自己当年轻人看待,这个社会也不会如此纵容。青春三要素,除了异性之外,公敌不见了,看客不重要了。现实的压力一步到位,把所有风花雪月的遐想挤压殆尽。
其实,青春不远,一部好电影便能把你带回。只是,现实更近,散场后我竟想不到谁能够了解我的心声。”
——《青春不远,现实更近》
……
自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正式在台湾上映之后,普通影迷和观众诸如此类对于电影的评价就从各种渠道流之而出,每个观众对于青春都有着自己想要表达和抒发的东西,结合着唐谦的电影,让整个台湾彻彻底底的来了一场青春大回顾。
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预料得到,唐谦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在影迷心中,在每一个观众心中,它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一部单纯的电影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每个人都追求过,都向往过的——“青春文化”
伴随着这股席卷全台湾的“青春文化”旋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青春电影的票房成绩更是让所有台湾电影从业人员惊叹,也让所有华语电影工作者眼羡不已。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第一天,台北院线全线飘红
由于电影之前的宣传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电影在上映之初,很多院线就已经出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票可售的尴尬局面。
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成功大学……等很多台湾知名学府,在电影上映之初就预定了首映电影票,很多大学的大学生都是全系出动,包场观影。
除了大学生之外,台北的很多高中,也是预定电影票在首映的时候进行了包场观影,这都是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在映前宣传期深入校园的宣传活动做得十分到位,才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