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仁本(1/2)
王谨修轻轻碰了一下单皎的桌子,单皎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有些明白他的暗示。/p
“那太傅,既是论战,那我们不如也谈谈,若是,已经无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呢?”/p
王谨修看她恢复平静,默默走开,又站回了讲台上。“关于用兵之法等,谨修并不十分了解。贺励,你可有什么想法。愿与大家聊一聊。”/p
贺励摇了摇头,“无。”/p
“呵。”单皎发出一声冷笑,王谨修瞟了她一眼,单皎立刻咳嗽起来,“不好意思,刚从山上回来,有点着凉。”/p
叶澈看到王谨修的眼神示意,接过话题,“用兵之法我也了解不深,只是依稀记得当初读《老子》时,十分欣赏他的观点。比如以奇用兵,谋略胜敌,慎终若始,将欲夺之必先予之。”/p
“没错。”单皓接过话题,“《兵法》言,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者,计数得也。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胜而不死者,不败者,因其民也。因其民,则号制有发也。教器备利,则有制也。法度审,则有守也。计数得,则有明也。治众有数,胜敌有理。察数而知理,审器而识胜,明理而胜敌。”他总结了一下,“强调四祸乱之解法,当筹算得当,法度严明,重视兵器与教练,更应当顺应人民。”/p
大家随后各抒己见,虽然对于兵法等谋略书籍大多数人都并不熟识,只是略微读过,但是交流几句便能发现,各国兵法大多相通。/p
荣宵在王谨修站在他桌前良久后,想了想,还是认命地开口说了一句。“战争胜利,天时地利人和十分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认为当以人才的使用最为关键,毕竟天时地利,是好的将才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判断的战略。”/p
王谨修点了点头,荣宵平日里便对山川地志等书籍感兴趣,希望他这一世有机会能亲自去走走,看一看。/p
他又走到贺励桌前。贺励抬头看了一眼他,又看了一眼贺若祉的背影,还是开口。/p
“兴兵作战要以仁为本,发动战争应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条件。”他有些犹豫,“除此之外,战胜应优待俘虏,对其伤者进行医护。不应当侵犯敌国民众的利益,军队在进入敌区后,严格遵守纪律,以求得敌国民众的支持。”/p
说完后他又抬头看贺若祉,贺若祉几不可见点了一下头。王谨修笑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你,也确实能做到。/p
他环顾四周,确定所有人都有发言后,简单加了一句。“战胜易,守胜难。保守胜利成果,则不仅需要军事手段,还需要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手段,相对来说是困难的。何况胜利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所以战争胜利的次数越多,消耗人力、物力越大,而保守胜利的希望也就越小。”/p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p
王谨修点头结束了这沉重的课堂氛围,“最后,谨修还有几句话要送给众位。修身治国,切莫违背本心。”他依次看过单皓,荣宇,将目光停留在了贺若祉上良久。贺若祉抬眼迎上他的视线,王谨修笑着点了一下头,“今日课毕,谨修做东,请各位出去吃茶,还请赏光。”/p
“哦,好耶!”叶澈带头欢呼起来,努力消散课堂上凝重的氛围,“咱们去全景都最贵的那家醉逍遥,势必要吃穷太傅喽!”/p
一行人吵吵闹闹出去了,留下王谨修站在讲台上,看着依旧坐在位置上没有动的荣宜。荣宜抬眼看着他,桌下的手轻轻抚摸着裙摆,不知道在想什么。/p
王谨修走下讲台,“臣送公主一程。”/p
两人走到御书房的路上,谁都没有说话。/p
从御书房出来后,荣宜在门口看到王谨修站在她初见他的那棵梧桐树下,轻轻摸了摸树干。她走了过去,示意王谨修可以出发。/p
“小五,你和梧桐,有何渊源吗?”/p
荣宜挑了一下眉,并不回答,而是反问道,“为何如此问。”/p
“就随口一提。我瞧着你像是挺喜欢梧桐的。”/p
荣宜睨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良久沉默后,她再次开口,“谨修,你我认识多久了?”/p
王谨修犹豫了一下,“三年有余了。”/p
荣宜笑了一下,“三年了,谨修,我们认识的不算久,但是在我心中,你就像是家人一样,是我最好的朋友,知己,是我可以倾诉的对象。”荣宜轻轻拉了拉王谨修的衣角。“你最近很痛苦很矛盾,我看得出来;你不愿意说,我也能理解。但是你不要忘了,”荣宜迎上王谨修的视线,“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p
王谨修笑了出来,“臣,多谢公主开导。”/p
荣宜点了点头,放开了他的衣摆,继续走向出宫的路。“前些时日,太傅向父皇交了折子,想要入户部吗?这可不大像你。”/p
王谨修也不奇怪她是怎么知道的,毕竟荣宜有一点自己的小人脉,他在上一世也是知晓的。“臣有一个想法。不知公主对经商一事如何看?”/p
“我虽不大了解商行,但是商业于国家而言,就如同户部于六部而言。”士农工商,商虽一直排在末尾,但是却没有人能否认商的重要性。/p
王谨修笑了一下,“这个想法,倒是新奇。臣也十分看重商业。”若论行商,云国发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