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兵临城下(1/2)
王大学士在池旭的府上跟他聊了半天,回去之后又见了梅翰林,劝他适可而止,不要将这场攻击扩大,弄得官场人人自危。
梅翰林对此不以为然,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的,就用不着怕别人攻击。那些做了亏心事的,就应该要受到惩罚。”
他这一段时间表现出了很强烈的与方浩不共戴天的气概,受到了正统皇帝的赞赏,虽然池旭手下的御史在不断的攻击他,但是影响不到他。
他也知道时间不多了,所以,对尤登阁乃至池旭那一派系的官员攻击得更厉害。
王大学士的劝说,对他起不到作用。
每天都会有新的官员落马。
尧国近百年来都没有过那么激烈的清除政敌的运动,这使得官场之上,人人自危。
甚至很多官员都盼望着方浩早一点打过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现在是战争时刻,比不得平时,他们也没有办法拿集体辞官来要挟皇帝。
几十万禁军进入到了京城之中,现在掌握了禁军的皇帝权力是空前的,在这种时候,文官的作用并不大,他们敢集体辞官,正统皇帝就敢将他们都给拿下治罪。
方浩来的速度并不快。
他是到过京城的,知道京城的城墙有多坚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的攻下来。
要攻下京城,就必须要将他的大炮都给运过去。
那就需要修路修桥。
没有做到这个地步,就将军队给开拔到京城之下,会给后勤补给造成很大的困难。
没有一条适合大汽车开过的路,后勤补给也很成问题。
为了这一场战争得到更多人的拥护,他希望尽可能的不要骚扰到沿途的百姓,所有的后勤补给都由关外运过来。
关外有这样的物资储备,欠缺的就是一条通畅的道路。
路桥集团沿途征集了很多民夫来修路,每天都给那些民夫三倍于正常工价的铜钱,还供应他们的吃喝,保证每顿都有肉。
这也使得他们修路,没有造成沿途老百姓的抵制,反而非常的支持,踊跃的参加他们的修路。
可以顿顿吃肉,就是非常幸福的生活了,还能够获得那么高的报酬,他们当然去抢着干。
就这样一个举动,让方浩获得了沿途那些老百姓的民心。
到了后来,参与到修桥修路行动中的人有了几十万。
水泥路面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些路面都被加得比较宽,还铺上了碎石。
这样的路面对马车很不友好,但是汽车可以在上面放心的开。
沿途的桥梁也只能够建立临时性的浮桥,没有那个时间来建铁桥。
有的路面比较好修,有的路面就没有那么好修,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才将一条宽阔的大路修到京城附近。
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了三个省的地方大员投向了归元皇帝,亲自去碧落城接受归元皇帝的册封。
南方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方浩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但是他相信通过海路去南方的那两支军队,肯定也会有所建树。
这个世界就没有能够阻挡住他的军队的存在。
现在最重点的当然是京城这边。
他是带领着大军一段一段的前进。
路修通之后,他的队伍也已经到了京城之下。
这个时候京城附近的人都已经搬走了,没有了老百姓的存在。
自从禁军三万骑兵折戟而回之后,京城郊外几十里的范围就被禁军给清理一空,不允许人畜的存在。
他们要坚壁清野,免得给方浩的军队提供补给。
所有的房屋都扒掉了。
所有的水井也都给堵死了。
所有的山林也都给毁掉了。
树木能够运回城里的,就运回城里,作为柴炭的储备。
运不回去的,就付之一炬,总之不能够留给方浩。
不过这对方浩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困扰。
他有那么多大汽车,运输物资很轻松。
至于水源更不用担心,挖井对于机械齐备的他们来说,并不成问题。
来到了京城下面,主力部队就在京城的西面,一门大炮从大汽车上面抬下来,一堆堆的炮弹也抬了下来,粗大的炮筒指着城门和城墙。
另外几面城墙,每一面都派了几个火枪营过去,目的是防止皇帝带着兵马逃走。
火枪营攻城不行,但是,可以制止别人从城里面逃出去,这一点比火炮营更加厉害。
方浩的军队来到的时候,京城的守兵也知道了,很快就增加了守兵,上了城墙的守兵就有了十万以上。
甚至正统皇帝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带着文武百官到了城头去观察。
在一个个城池留下士兵驻守之后,方浩这边来到京城下面的军队数量只剩下了三万左右。
可是带过来的大炮就有七八百门。
有迫击炮,也有重型的攻城炮。
迫击炮对城墙那边的军队也有着很强大的杀伤力,而攻城炮就是用来轰击城墙的。
看着那一门门的大炮在城墙下面摆开,那些见过大炮威力的文武百官无不变色。
一门大炮的威力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了,而现在摆在城墙下面的有几百门。
他们都不知道这么多大炮是怎么运过来的。
方浩现在拥有的力量,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测度的了。
双方都有望远镜。
正统皇帝在城墙上拿着望远镜看着对方的军队,越看越是胆寒。
现在唯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