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教育改革(1/2)
现在这一次会议虽然没有明着说要对付方浩的崛起,可是意思谁都懂,就是为了应对方浩。
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习方浩那边的技术,倒也不是不行。
可是给方浩歌功颂德的东西肯定不能够存在,要不然那就是在帮助方浩了。
正统听到池旭这么说,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由内阁几位大学士都看一下那些教材,商讨一下怎么可以印出来,什么不能够印出来。”
想了想,又对池旭说道:“让你带了几套教材过来,那就送一套到皇宫里面来吧,朕也想看一看,他们到底是怎样给方浩歌功颂德的。”
当下就决定了,池旭将教材送一份到皇宫,再送一份到内阁,有内阁那几位大学士一起审核哪一些可以印刷,哪一些不能够印刷。
有不少大臣都认为这样很不可取,觉得给那些子民学习圣人之言就可以了,老老实实的读书,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一步步的完善自己,那才是一个和谐完美的世界。
那些奇技淫巧真的没有必要去学习,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他们那样反对,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恐慌——因为他们一辈子学的都是这些圣人之言,也是靠着对圣人之言的理解众多的读书人之中脱颖而出,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那是他们的优势。
现在要学那些技巧性的东西,他们却一窍不通,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会影响到的就是他们在知识领域的地位,影响到的也是天下所有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的地位。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这比朝廷被倾覆更加的严重。
朝廷被倾覆,只不过是另外换一个皇帝,他们这些读书人一样的,可以做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可是教育方式做了改变,他们这些书香门第积累起来的知识优势不再存在,以后能不能够保证富贵,就很不一定了。
可是正统不这么想。
他要的是自己的实力变得更强,那些读书人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影响,作为一个皇帝,没有义务去考虑。
只要学习那些知识,利用那些知识能够让这个国家更加的强大,他可不会考虑那些读书人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影响。
他们这一场会议不知不觉就已经开到了半夜,决定了教材的事情,这才散去。
这些大臣们都是有皇宫的太监和大内侍卫亲自送回府上的。
池旭一个正五品的官员,也是第一次享受了这样的荣耀。
参加这一次会议的,除了池旭之外,最低品阶都是正三品,每一个都是掌握重权的大人物。
他能够参与其中,主要还是因为这一次去关外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有一定的了解。
皇宫中的人把他送到府上之后,又带回去了一套关外从小学到中学的教材,那是正统要的。
回到家中之后,池旭又激动得彻夜难眠。
他向王大学士提出过改革教育的方案,但是王大学士没有同意,还要他不要再说这样的事情。
可是在皇帝面前一提,皇帝很快就同意了,说明皇帝还是非常的圣明,这让他很是兴奋。
王大学士还是站在读书人那边看问题,不希望对教育进行太大的改革,这一点让他比较失望。
有圣明之君在那里撑着,这一次的教育改革,就有可能办下去。
能够让尧国的人都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就可以让尧国的老百姓生产能力更强,生活得更好。
如果国力进一步的强大,也能够消除掉方浩起兵造反的决心。
——哪怕方浩还是要起兵造反,最终获得了成功,至少也能够早几年将这些知识给传播下去,对老百姓一样的是好事。
到了第二天,在兵部的时候,他接到了一纸任命——不再担任兵部武库司郎中,升任为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的官职,是一个清高的职位,不过也是一个冷板凳,只管着国子监的那些太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什么外水。
现在的王大学士王钟,以前就在国子监做了十几年的冷板凳。
这个位置实际的好处和权力远远的不如池旭之前正五品的兵部武库司郎中。
一般的观点,从正五品的兵部武库司郎中调任为国子监祭酒,那不是升迁,而是打入冷宫。
不过这一次的调令,皇帝特旨给了池旭一个正四品加品阶。
正常情况下,国子监祭酒都是从一甲和二甲进士里面挑选的,池旭只不过是一个三甲进士,没有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资格。
可现在已经不属于正常情况,皇帝让他出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要他主持教育改革的事情。
毕竟对方浩那一边的教育体系,朝中的大臣里面只有池旭最清楚。
内阁那边也得到了池旭带过来的那一整套从小学到中学的教材,内阁大学士们这一段时间最大的工作就是将这一套教材给审核一下,怎么可以印出来什么不能够印出来。
而池旭作为新任的国子监祭酒,也参与到了审核工作之中。
数理化那些东西他们是看不懂的,劳动方面有一点能看懂,大多数都看不懂。
可是看到语文和思想品德这两门里面,大量给方浩歌功颂德的文章,他们就怒发冲冠:
“这反贼,靠着朝廷对他的恩遇做出这些事情来,却将朝廷给撇到一边,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简直恬不知耻!”
“劳心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