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七子风云》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三国之七子风云 () >> 第128章 统一北方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243659/

第128章 统一北方(1/1)

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袁绍大军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

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曹操写信给留守许都的满宠,商议要退守许都,满宠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

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期间,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不料叶封派去使臣告知孙策江东有人要暗杀于他。孙策虽然不信却也暗中加派护卫,果然不过数日江东许氏门客发难,刺杀孙策,被早有准备的孙策捉拿斩首。

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袁绍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对自己的苛责,转而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休、戏志才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合、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

张合、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

官渡之战的胜利,大大增强了曹操的实力。随后,曹操乘胜追击,消灭袁绍残余势力。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曹操刚统一北方,尚未站稳脚跟,却收到马腾攻入三辅,占领整个三辅地区的消息。曹操发怒,立刻整顿军队进逼三辅。

曹操大军到了潼关,却不料马腾派了长子马超驻守潼关。这马超虽然智谋不如曹操,但领军能力却不差多少,一连半月,曹操都没能攻下潼关。

无奈之下,曹操决定带大军绕过潼关,改从蓝田进军长安。戏志才连忙劝阻,言北方尚未安定后方不稳,且孤军深入,腹背受敌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力劝曹操暂缓进军。曹操自然也是识大局的人,听从了戏志才的建议,回师许都,安抚北方各地官民,休养生息。

如此过了一年,北方大定。曹操再次整顿军马,攻打三辅。本想这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却不料,西凉的西部边境突然冒出一队骑兵,不断骚扰马腾的地盘。马腾一连和他们交手数次,皆打败而归。无奈之下,调马超前往,这才将这队人赶回羌地。

但是,马超一走,潼关守将不足以抵挡曹操,于是整个三辅不过三个月便到了曹操手中,至此,曹操完全统一北部。

整个大汉只剩下曹操、马腾、刘璋、张鲁、刘表、叶封、孙策这样七股大的势力。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128章 统一北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