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学生用生物化学实验室(1/2)
一天的课程有多生们每当听到这个问题,就会从心底里涌出一阵寒意,不由自主地打个哆嗦。毕竟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一年365天持续300天以上的学习经历,嗯……反正一生中有那么一到两年也就够受的了。
不过现在这些享受了党爱国的新式教学课程的学生们,因为缺乏洞穿一千八百多年的预见性,所以暂时还只觉得上课的时间太短。如果放到后世,这会让每一个老师都笑开了花,但如果放到后世,他们大概也不会这么喜欢上课了。
不管是因为没玩够望远镜还是别的什么,总之学生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对于党爱国来说总是件好事,起码这说明他的教育思路大概是对的。至于教育的结果嘛,实在是不好说,他也只是希望能够向着他预计的方向发展了。
这开学第二天的午餐时间,党爱国要求学生们吃完饭后就在食堂里休息休息,不要乱跑。这是因为今天下午,中央大学的学生们就要进行他们的第一次室外课,而这个课程教室不太好找。党爱国怕有些不住在宿舍,对整个南宫不太熟悉的学生们找不着上课地点,所以才强制约束了学生们午休时间的活动范围。
虽然说是所谓的“室外课”,但这个“室外”已经可以理解成教室之外的意思了。只要是在平时他们使用的教室之外上的课,都被划在了下午的室外课时间进行。
今天下午的室外课,是在南宫之中新建的一处看上去和周围气势磅礴的宫殿很不搭调的低矮建筑中进行。这座建筑外表看起来只是十分简陋的平房,虽然墙壁上刷了石灰,不过这也就能让它在这一片雕梁画栋之中显得更加扎眼而已。
这处平房,是党爱国亲自设计的多功能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学生用版本。古代人基本不太清楚做生物和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就连一千七百多年后的居里夫人,也因为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最终死于多种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但是这些危险党爱国都知道,所以他尽量进行了预防。
这个实验教室的墙壁,是由泥土和红砖砌成的,并不很结实。首发在我国古代,烧砖工艺在战国以前已经成熟,不过那时因为等级制度不能烧红砖,必须在烧成红砖后再加一些工序变成青砖方可。所谓“秦砖汉瓦”,中国的造砖技术在秦代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党爱国观看了烧砖作坊之后,提出了烧制红砖的建议,才从工匠那里得知了这一点,心中很是囧了一把。而且青砖其实比红砖更结实,只是因为制造工艺复杂,所以产量小,成本高而已。所以就算青砖再好,绝大部分地区修城墙时还是使用夯土城墙来节约成本。
关于颜色问题,到了党爱国这里自然不是问题,他立即要求皇帝下令取消这一不合理的“礼制”限制,准许所有人使用红砖。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党爱国直接要求作坊给自己生产红砖,青砖的生产只保留一小部分。而且关于各种制砖机器的设计,自然也被提上了日程。
至于全国各地他就不管了,老百姓觉得哪种砖好自然就会用哪种,作坊觉得生产哪种砖更赚钱也就自然会生产哪种。人民的智慧虽然是有局限性的,但也不需要统治阶级手把手牵着走。
大部分时候,统治阶级规定这规定那的,比如礼制,比如以孝道治天下,比如军政、训政,还比如……这些其实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服务的。就像这红砖,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因为颜色犯了忌讳,所以就不让用了。
言归正传,因为能用的水泥还在试制中,猴年马月能够成功也不知道,所以建造这座砖头房子的时候,外皮部分就和普通老百姓的土房子一样是用泥糊的。好在党爱国也不要求这房子得多结实,只要保暖性能还可以就成。
而且这房子的内部,包括实验台和座位的主体,都是由红砖砌成。这些红砖大都裸露在外,连一层泥都懒得糊上。而实验台面则是由党爱国要求工匠烧制的瓷砖铺就,这些瓷砖只有表面平整大小一致这一点可取,除此之外既无花纹又无特殊色泽,简直像是一群刚出师不久的学徒烧出来的东西。
这自然是党爱国在制造中引入了的机械的结果,他只求实用性,造得快造得多对他来说就是好。和红砖一样,这只是普通建筑材料而已,对他来说,在这上面做文章讲求艺术性什么的,实在是有些过于奢侈了。
在这座好像拒绝使用木材的房子里,还使用着木料的地方,大概就只有座位最上面铺着的木板、教室的大门和教室两侧的窗框了。座位的木板上比较奢侈地蒙着个皮垫子,里面塞了一些比较柔软蓬松的填充物——倒不是棉花。
此时棉花还根本没有传入中国,不过东汉时由南洋诸国传入云南,云南少数民族当时生产出一种名叫“白叠花布”的纺织品,也许孟获那里倒是有棉花。只是党爱国根本不知道这一茬,也只能命令相关负责人注意各种西域传来的货品,并高价向西域商人求购中国没有的各种作物、畜牧品种。
这座多功能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防火通风为主,两侧的窗框也又大又多。但那主要是在紧急时期通风使用的,平时并不总是开启,尤其是在风大的天气里。党爱国设计的常用通实验室中的一样,是桌子上带着个大喇叭一样的通风管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