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入城仪式,胜利凯歌(1/2)
哒哒哒~~
朱标为首,徐达、常遇春在两侧护佑,张定边率领五千盔明甲亮的战士紧随其后。
一场早已准备好的入城仪式,正式开始!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胡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
嘹亮的胜利歌声,从这五千精兵的口中发出!
这首歌,既是吴军军歌,又不是吴军军歌。
说是吴军军歌,是因为吴军中大部分人会唱。
说不是吴军军歌,是因为这首歌,事实上是红巾军歌,或者说是天下义军之军歌!
此歌是何人所创,早已不可考了。
但是,近三十年来,彭莹玉的红巾军,芝麻李的红巾军,徐寿辉的天完军,陈友谅的汉军,韩山童的黄河义军,韩林儿、刘福通的韩宋军,张士诚的周军……天下无数义军,高唱着这首歌,前赴后继,反元起义,才有了如此甜美的战果——胡元覆灭,华夏大军攻进大都城!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此风光的场合,朱标没有全部用吴国的根本力量“渡江战士”。
这五千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大杂烩。出身韩宋的将士,陈友谅的降卒,张士诚的降卒,吴国的精锐……甚至这些日子投军的北方人,应有尽有。
这五千军的总指挥,就是陈友谅的好兄弟,投降朱标的张定边!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张定边,这个黑塔般高大的汉子,此时已是双目泛红,声音带着哭腔!
他之所以哭,不是因为痛苦,而是激动,而是高兴!
喜极而泣!
“友谅兄弟,你的在天之灵看一眼,往下看一眼啊!你当初给我描述的那美好光景,实现了,真是实现了!我华夏大军崛起,覆灭胡虏,攻进了大都城!你的女儿,我那贤侄女,也即将嫁给吴国世子朱标!对,就是我旁边那个英俊的少年郎!兄弟,你安心的去吧!虽然,你丧命于鄱阳湖,但是,你的遗愿得以实现!你的后代,得以保全!哥哥我……对得起你!”张定边心中默默念道。
毕竟,当初张定边、张必先、陈友谅,一个头磕在地上的时候,他们的共同心愿,也不是在天完国内搞内讧,拥护陈友谅做皇帝啊!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心愿,同样是陈友谅、张定边等人起事的初心!
踏破贺兰,直捣黄龙!
是从宋至今,不知多少华夏英雄儿女的心愿!
今天,包括张定边在内,不知多少人大愿得偿!
……
……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凯旋仪式当然不是吴国北伐军的独角戏,大都的百姓们早已得了命令,夹道欢迎。
随着红巾军歌越来越嘹亮,已经有人跟着唱起来。
苏广淮,今年三十六岁,大都人。
他是大都城内,一家蒙古人的赘婿,瘦骨嶙峋,挨打受骂,平日里受尽欺凌。
谁也不知道,苏广淮还和大名鼎鼎的张弘范,有着血缘关系!
张弘范,出身于北方河朔地区的汉人世侯家族。大约九十多年前,元军大举攻宋,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进军闽广,俘文天祥于海丰五坡岭。又在崖山大败宋军,灭亡南宋!ps
从此,华夏亡天下!
张弘范灭宋之后,甚为自豪,在崖山的悬崖峭壁上,刻上了几个大字: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张弘范的得意之情,尽在这十个字之中!
他对大元朝廷居中至伟,理应与国同休!
然而,再过五十多年,张弘范的孙子在皇室内斗中站错了队,五个孙子全部被斩首!
断子绝孙!
张弘范唯一的孙女,也被当时的丞相也先掳入了府中,当晚即被强污。
这也就罢了,封建王朝的官场倾轧嘛,类似的事情史不绝书。
然而,一个月后,元文宗杀死了丞相也先,为当时站错了队的大臣平反,唯独除了张弘范。
汉狗么,冤枉了也就冤枉了,主子还能道歉不成?
张弘范的孙女身份低贱,残花败柳,后来嫁给了一个贫苦百姓,生下一子就是苏广淮。
苏广淮长大后,生活无着,无以为妻,只能给人家当了赘婿。受尽辱骂、毒打,吃不饱穿不暖,毫无尊严可言,处境连一般的奴仆都不如。
想到先祖张弘范不但断子绝孙,而且会受尽世人唾骂!
想到母亲的悲惨下场!
想到自身的悲惨处境!
苏广淮热泪盈眶,高声随着大军,唱了起来:“……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胡虏作马牛?”
……
……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更多的百姓,跟着唱了起来!
到了现在,大都以及环绕大都的整个河北,全境才一百六十万人口?
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难?
这么说熬哟蠖嫉母呃鋈死罟仍经写道:“饥民云集京师,都城内外,呼号丐乞,僵仆不起者相枕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