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异国他乡国人多(四)(1/2)
王前根本就想不到,此时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江枫不是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他只顾着介绍自己的过往经历,却不知江枫的思绪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飘到了几十年以后的王前身上。
1995年,王前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之后,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美国著名的“贝尔传讯研究所”做了一名软件工程师。
后来,他的年薪慢慢地上涨到了7万美金,在当时的美国可以说是属于一个不折不扣的中产阶级。
就在王前毕业以后,新东方的俞敏宏来到加拿大找到了徐小评。
那个时候的徐小评正好在家待业,当俞敏宏给徐小评开出了30万的年薪,徐小评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回国一起创业。
后来,俞敏宏决定去找王前时,因为王前的薪资已经非常高了,因此他没有跟王前谈钱,而是和他谈梦想、谈新东方的未来。
在考虑了一年之后,王前觉得应该找到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才能,看看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就这样,他也回到了京城加入了新东方,与俞敏宏、徐小评两个人正式组建了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由于王前在美国居住了很多年,锻炼了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
所以,在新东方的初始阶段他发挥了特殊作用,由他创立的美国语言思维方法,使新东方口语培训部门的收入得以迅猛增加。
当然了,1993年的王前是不可能知道这一切的,不过,江枫也就是一个人在脑海里悄悄地想一想。
弄明白了王前的真实身份,江枫当然愿意与这个未来的名人谈一谈。
付过《生活哲学》25美金的书款后,江枫、王前两个人并肩离开了这家旧书店。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快到中午了,江枫就有意邀请王前一起吃个饭。
他们两个人找了一家中餐馆,点好了酒菜就继续开始聊天了。
“我说完了我的情况,不知道兄弟你具体是做什么的?”
王前同样也想弄清楚江枫的身份。
“哈、哈、哈,我当然不能够与老兄你相比了,我不是来美国留学的,也不是来美国旅游观光的,我来这里是看孩子的。”
“嘿、嘿,兄弟看不出来啊!你的年纪一个还没有我大吧?怎么可能就早早地有了孩子?”
王前以为江枫是在与他说笑。
江枫当然不可能把自己与关之林的事情说出来,所以,他就又开口找了另外一个理由。
“我来纽约还有另外一件事,兄弟我在京城开了一家影视公司,这次来纽约就是带着剧组来拍电视剧来了。”
王前一听江枫这样说,立刻就把自己的眼睛给瞪大了。
“兄弟,你这是深藏不露啊!真的看不出来你年纪轻轻就能够干出这样大的事情,了不起,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快说说,你这一次来纽约拍摄的电视剧名字叫什么?”
王前激动的是热血沸腾。
“电视剧的名字叫《北京人在纽约》,就是改编自曹圭林的同名小说。”
江枫没有说其他的废话,直接就把定居纽约多年的曹圭林给抖出来了。
“唉,曹圭林这一次可谓是名利双收呀!看看人家再看看我,这同样是来纽约混的人,我们两个人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王前忍不住就是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
“你也不要这样看不起自己,人生的路还长着呐,说不定那一天你也会一飞冲天扬名立万了。”
江枫刚刚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们点好的酒菜也上来了。
“来,兄弟,今天我借花献佛敬你一杯,咱们两个人能够在这异国他乡认识也算是有缘,老兄就借你的吉言,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一定要感谢你。”
王前说罢后把杯中的就一饮而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干了!”
江枫、王前两个人就这样边吃边聊说个没完了。
“兄弟,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唯一的最大爱好就是喜欢淘旧书。”
“当年,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就疯狂买书,那时学校每月给每个学生发22块钱生活费,我把钱分成两份,11块钱买饭菜票另外11块钱买书。”
“那个时候每到周末,我就喜欢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逛书店,平均每本书5毛钱,11块钱可以买20本书。”
“我不想再过那种一眼就可以看透一生的日子,所以,我想方设法来到了美国。”
“1990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那年圣诞节,我和太太银行户头上只有二十九美元。下馆子当然不行,买礼物也还是嫌少。”
“我太太知道我的心思,就说,算啦,去书店挑本你喜欢的书,算是过个精神的圣诞吧。我选了本印装不错的《白鲸》。”
“我可以对你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年来我进过的书店不下于进过的餐馆,我也不怕你笑话,为了买书我在餐馆里轮流打工补贴日用。”
“兄弟,你能够想象的出吗?洗碗工这个费力不讨好4美金一小时的工作,我就曾经在后厨房拿过这样的最低工资。”
王前还给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兼职在纽约世贸双塔一个著名华商的商店里做收银员。
有一天他值班时,恰好赶上大老板带着他的家人到商店里观光购物。
王前虽然从未见过自己的老板,但看到其他同事殷勤的态度和对小孩子们四处拿玩具的纵容,就明白这群顾客绝不是一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