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做生意,要仔细(1/2)
苏东坡不仅是一鸣惊人的才子、是著作等身的大文豪、是忧国忧民的官员、是有情有义的丈夫,而且是美食家,是吃货。东坡肉、东坡肘和炭烤生蚝都是他的杰作。
牛大力了解苏东坡之后,就对他有了很多亲切感,随着以后更多的阅读相关书籍,苏东坡就成了牛大力的偶像之一。
牛大力读过《苏东坡传》之后觉得,虽然《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有激情有抱负,但也有阴险虚伪的一面,所以牛大力更喜欢乐观向上、丰富有趣的苏东坡。
白天牛大力和杨师傅说要一起合伙做卤水熟食,杨师傅不仅爽快地同意了而且非常高兴,这样他就可以晚上和早上在家做熟食,牛大力负责白天在市场卖熟食。
牛大力问杨师傅总共投入了多少钱,杨师傅大致算了一下,说租档口和买厨具大致花了五万块钱。牛大力告诉杨师傅自己暂时没钱,等以后用卤水生意赚的部分利润当作投资款。杨师傅也欣然同意,并且说牛大力找他合伙,是帮了他的忙,能让他有时间照顾高三的孩子。
牛大力把《苏东坡传》放到一边,又找出来《香料大典》。
过去牛大力以为按照《香料大典》中的卤味配方,就能做出卤水,甚至是卤水熟食,到了好味达公司的食品研究院才发现,制作卤水没那么简单。
卤水制作涉及很多工序,比如有的香料可以直接使用,有的香料如香叶、桂皮、八角和小茴香等需要炒制更易发挥其香味,有的香料还要打成粉末,这些在《香料大典》都没有,所以作为卤味食品行业门外汉的牛大力根本不能通过《香料大典》里的配方调制出卤水,更别说做出卤味美食了。杨师傅有着二十多年的卤味食品行业经验,牛大力正好可以向杨师傅学习请教,弥补自己的短板。
牛大力为自己暂时没出投资款而过意不去,因为投资合伙意味着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现在的情况相当于牛大力只分享收益,没承担风险,虽然卤味熟食的经验风险不大,但毕竟不合乎商业规则。
于是牛大力在《香料大典》里抄写了一个卤水配方,想送给杨师傅作为补偿。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在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名气并不大。到了乾隆五十二年,当时的道口烧鸡继承人叫张炳。一天张炳偶遇御厨刘义,刘御厨与张炳一见如故,就将宫廷菜的秘诀告诉了张炳:“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这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上一次的老汤,如此循环,越煮越香,越老越好。
牛大力的祖辈又将道口烧鸡的卤水配方升级,加进了孜然,味道更加独特。牛大力觉得现在的人爱撸串,想必对孜然味的卤烧鸡也会喜欢,就选择了这个卤水配方送给杨师傅。
第二天一早牛大力五点就起床了,做完十个哑铃,去卫浴间洗漱完,刚好见到黄秋月从书房出来。
“大力,你怎么起这么早?要出去找工作呀?”
“秋月,我已经有工作了。”
“什么工作?”
“在红光菜市场卖熟食。”
“你摆摊呀?!”
“摆小摊也能做成大生意,而且以后你想吃什么熟食尽管和我说。”牛大力拍着胸脯说道。
牛大力告诉黄秋月自己以后早上不在家里吃饭,然后拿起背包就出门了。
杨师傅做猪头肉最拿手,每天早上六点半市场开始营业时,杨师傅的档口前就排起了队,附近的居民甚至半小时车程的老饕都来买杨师傅软烂浓香、回味无穷的猪头肉。
今天也不例外,牛大力刚开门,外面就排了五六个人。牛大力觉得挺新鲜有趣,热情地询问顾客要吃瘦点的还是肥点的,就这样一上午几乎没闲着。除了牛大力留下来送给杜芙蓉的二斤猪头肉,上午开门两个小时猪头肉就卖完了,后来的顾客只能买到猪耳朵、猪肘子等其他熟食。
中午牛大力买了一份筋饼卷菜对付了一口,下午一点钟杨师傅又送来五十斤猪头肉。昨天牛大力和杨师傅商量过,如果天气好,上午的猪头肉卖光了,牛大力就给杨师傅打电话补货,这样每天就可以至少卖两轮猪头肉,增加销售额。
牛大力把孜然烧鸡的配方给了杨师傅,让他试着做十只,明天拿来试卖,看看效果。
下午四点卖货高峰期又来了,到晚上六点,牛大力就把所有的货卖光了。牛大力数了一下销售款,不到九千七百块钱。刨去材料成本、档口租金和厨具折旧等费用,如果净利润率能有百分之二十的话,一个月就能赚六万块钱左右。零售卤味熟食行业的特点就是投入成本少,周转快,只要味道好、受消费者喜欢,没存货,一定会赚钱。
牛大力收完摊,到银行把当天的销售款存到杨师傅的银行卡里,这样可以方便杨师傅每天买做熟食的原材料。
银行旁边有一家书店,牛大力见人不多,就走了进去。他发现有本《苏轼诗词赏析》,于是买了下来。昨天牛大力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时,才知道苏东坡坎坷的人生经历,而且大文豪在他的诗文里反映了很多人生感悟,所以牛大力觉通过诗文是进一步了解苏东坡的途径。
牛大力在家附近的面馆吃了一碗冷面和十个羊肉串,然后把猪头肉给杜芙蓉送了去,还解释了昨天方晴出院他事先也不知道,让杜芙蓉别多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