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父子议策(1/2)
“若罢兵两万,留下三万兵,亦是可行。”
刘岱想了一下说道。
他也知道现在缺少粮食,一时又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便认同了万潜等人的提议。
另外觉得留着三万兵马,也可以保兖州无虞了。
而如果要罢去两万兵,首先肯定是罢掉青州军了。
这对于兖州诸豪强来说,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治中万潜一听急忙接过话道:“我赞同使君之议。”
有三四位曹掾紧随着表示赞同。
就连毛阶也默默点了点头。
程昱则仍然默默无言,捋着他的长须,面上微带笑意地看着刘达。
“不可罢兵。”
刘达此话一出,只见程昱默默点了点头。
别人不知道,可是刘达了解,现在看起来一切平静,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才是真正的群雄争鹿。
现在各州郡拥兵自重,朝廷又已失威,群雄乱战已是难免之势。
刘达甚至想到了历史上曹操想要攻打徐州,又怕徐州兵多,便上表给朝廷,让朝廷下诏让各州郡罢兵,想要骗陶谦上当。
可是陶谦并不傻,没有上当,曹操因此攻打徐州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现在倒好,这帮人想让兖州罢兵,那不就是想要等着让袁术和袁绍来吃掉兖州吗?
“文弘,可是粮食欠缺……”
刘岱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坚决拒绝。
“粮食可以再想办法,兵绝不能罢。”
“现在已经天下太平,各郡亦有郡兵,还留着这么多州兵是欲何为?”
治中万潜盯着刘达质问。
刘达怀疑此人可能是受了陈宫指使,让他来搅乱兖州的局势,好借势起事的。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陈宫和万潜这两个人除掉,刘达心里暗想。
“非只兖州,冀州、幽州、徐州、豫州,还有南阳的袁公路,哪个不是养着数万人马?兖州刚刚遭受黄巾之乱,此时境内尚留有十几万黄巾余众,不该保留几万人马吗?”
“况且还有一万青州军正被派去挖渠作陂,并非无用。”
刘达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万潜见刘达用威严的眼神紧盯着自己,转过头去看着刘岱,语气稍微缓和地说道:“若不罢兵,则只有减少军粮,如今未有战事,可将每士日食六升减为四升,如此每日可省下一千石粮,以供屯田流民食用。”
刘岱一听猛摇头道:“不可,万万不可。”
他宁可罢兵,也不会去减少士卒的每日口粮。
他身为兖州牧,再傻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如果真那么做了,自己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兵以财聚,没有财他们或许还能遵听军令,可是如果没有粮吃饱,他们便可能会立刻造反。
就算不造反,也可能会营啸,变兵为贼,劫略百姓。
万潜叹了一口气道:“明使君,此不可,彼亦不可,那粮食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难不成将那些青州流民都杀了?或者把他们赶出兖州?”
“如果不罢兵,又不减士卒口粮,还要让这些屯田流民吃得稍饱,那便只有加征兖州百姓赋税了。”
别驾毛阶终于一边摇头一边开口说话,这是他目前想到的无奈之法。
“如今已经是什税一,再加那便是伍税一了。”
万潜回道。
刘岱听了摇着头,这显然行不通,自讨董起兵以来,已经是加征了兖州百姓的赋税,再加,那就是逼他们造反了。
刘达此刻心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借粮,向兖州的这些豪族大户借粮。
当然,这粮不好借,搞不好还要闹出乱子。
可是眼下除了这个办法,别无他法了。
不过当着这些兖州豪族中人的面,他现在还不能把这个想法提出来。
必须要先和父亲刘岱沟通,说服刘岱同意之后,再一个一个地去找几个代表性人物谈话,取得他们的赞同,然后才能执行。
刘达看向父亲,向他摇头示意,然后起身告辞出去。
刘岱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一时半会也议不出结果,便对众人说道:“此事一时难有定论,待我好好思虑一番,明日再议。”
“使君,此事不可拖延啊……”
万潜急道。
可是程昱此时亦起身向刘岱告辞出去,别驾毛阶也跟着告辞出去,万潜只好和众曹掾一起告辞。
片刻之后,刘达来到父亲房中。
“文弘,你是否已有良策?”
刘岱见到儿子便急问道。
“父亲,如今朝廷虽然遣使者抚慰天下,只是各州俱拥兵自重,天下终必大乱,兵马咱们万不可罢。”
“那粮食的问题如何解决?”
刘达答道:“可分两方面解决,第一,减人。如今渠陂基本已成,可罢各郡所征调之徭役,还有东平之民遣还归家,这样便只存青州屯田之民十五万人。”
“第二方面呢?”刘岱听后颔首急问。
“第二,借粮……”
“借粮?你是说向袁冀州借粮?”
刘岱没等儿子说完就自作聪明的追问。
“不是,是向兖州各豪族大户借粮。”
“难。”刘岱想了一会才说出一个难字,又接着说道,“兖州这些豪族,正巴不得看咱们父子的笑话,又怎么会借粮给我们济度困局。”
刘达笑道:“此事父亲若是答应,便由达儿去办。”
“你准备如何借法?”
“五年之后,双倍归还。十五万人,仍每口每日给粮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