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曹操诈得徐州(1/2)
刘达领兵进入陈县,安抚城中百姓,并且将陈王刘宠和陈相骆俊好好安葬。
同时派人去长安向朝廷告知陈王被袁术杀害之事。
“袁术退入汝南,咱们是否还要再追?”
刘达聚众人议事,鲁肃问道。
“不追了,咱们粮草跟不上,而且汝南又是袁术家乡本郡。我估计他会逃至淮南九江,再追下去也没用。他杀害陈王和陈相,已是引起天下公愤,尽失人心,灭亡只在眼前。豫州刺史郭贡引兵来助袁术,当前咱们该把郭贡击退,让豫州百姓得以安生。”
刘达知道再去追袁术没用,就算追到把他杀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只会徒费自己的兵力和粮草而已。
今年将是大灾年,粮食即将欠缺,该多省些粮食度过灾荒。
倒是郭贡,必须要去把他赶走,把豫州占了,这样才会不怕曹操占了整个徐州。
“据斥候回报,豫州刺史郭贡领兵而来,得知袁术杀害陈王和陈相,又退入汝南后,已经领兵回谯县去了。咱们要起兵去攻谯县吗?”
鲁肃又问道。
“郭贡与袁术勾结,陈王之死他也有责任,不能一退了之。三日后我们即起兵去谯县,让郭贡对此事有个交待。”
“那陈县该如何处置?我们走了,袁术会不会又再领兵重来?”
“应该不会,就算他领兵再来,也可不惧,我会留下赵云与高顺守在陈县。”
“若如此甚好。”
这时兵士来报:“禀报将军,门外有一个叫舒仲应之人求见。”
刘达听到舒仲应这个名字大喜:“快请。”
舒仲应这个人历史上曾有留名,也是让刘达比较敬佩的一个人。
历史上袁术逃到淮南后,置任舒仲应为沛相,并且调拨了十万石粮给他作军粮,结果舒仲应把这十万石军粮都散给了饥民。
袁术带兵来要杀他。
他对袁术说自己这么做早就准备好死了,还说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袁术为了虚名,没有杀他,但舒仲应肯定不会再为袁术所用。
刘达以为,在他了解的这些三国历史人物中,唯有舒仲应算是真仁义。
兵士带着舒仲应进来,对刘达跪拜道:“拜见将军。”
刘达忙起身离席,亲自扶起舒仲应:“快起,你何以在此?没有随袁术退走九江吗?”
“袁氏不仁,残害百姓,更是杀害陈王和陈相,仲应不愿再助纣为虐,因此偷留陈县,等着将军。将军仁名远播,深得民心,仲应不才,亦愿为将军竭尽全力,辅将军救民于乱世。”
“哈哈……”刘达大笑,“有你相助,那就太好了。我已听说,袁术本欲纵兵劫掠城中百姓,是你将他劝住了。如今陈王与陈相皆已遇害,不如你先暂任陈相,如何?”
舒仲应没想到,自己一个敌方降者,刘达竟然愿意任他为陈相。
这份信任与肯定,换做是谁,都会大为感动。
“将军如此信任,仲应必不负将军所托。”
袁术离开的时候,只是搬走了粮食和金财,没带走武库中存放的强弩。
这倒便宜了刘达,从武库中得了三千张强弩。
强弩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可以说是仅次于战马和铠甲的军物。
有了这三千张强弩,刘达的军力提高了一个小阶。
三日之后,留下赵云和高顺领一万兵守在陈县,刘达亲率两万大军返回新平,与太史慈合兵一处,三万大军向谯县行去。
在出兵之前,刘达即写了书信派人送给郭贡,谴责他与袁术勾结杀害陈王和陈相,给他扣上一个谋逆造反的罪名。
郭贡得了书信大惊,急忙派人来向刘达解释。
可是刘达怎么可能会听他的解释,甚至把他派来的使者扣留下了,继续进兵。
郭贡慌了,忙又派人去向正屯兵在下邳的曹操求救。
曹操找来戏志才商议。
“刘达把袁术赶下汝南,其进兵谯县,绝非是因陈王被杀,实际就是为了夺占豫州。如果让他占了豫州,咱们纵使得了徐州,只怕也难有出头之日。郭贡既然派人来求救,咱们理应出兵去救。只是……”
“只是什么?”曹操急问。
戏志才脸上颇有忧色道:“只是下邳离谯县过远,刘达兵马即将抵达谯县,以刘达目前之势,要想击败郭贡轻如易举,只怕咱们兵马未出,而郭贡已败。”
“如此该当如何?”
戏志才低头沉思,脸上忧色渐缓,慢慢抬起头道:“不如咱们一面向陶谦借兵,说要一起去救豫州,然后咱们兵马出城,却不向谯县,而是悄悄向郯县急去,趁陶谦不备,一举拿下郯县,如此徐州便可尽为我们所得。此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也。”
“哈哈哈……”曹操突然一阵大笑,“志才此策正合吾意,陶谦坚守郯县,我正愁不知如何攻下郯县。只要郯县一下,广陵与彭城二郡国便可不战而得。有了青徐二州,便可与刘达的兖豫二州相抗了。”
当下计议妥定,曹操先是修书派人去向陶谦借兵五千,说是徐州与豫州相连相护,刘达若是得了豫州,便会即刻向徐州进兵,二伐徐州。
因此应合三方兵马共击刘达,方可保徐州无虞。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刘达之前曾伐徐州,如果让他得了豫州,连结兖豫两州之力,徐州便会成为他下一个征伐的目标。
陶谦本来并不打算借兵和曹操一起去救豫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