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旗鼓相当(2/3)
极,更被黄重真无赖一般的行径激得大怒,瞪着一双漂亮的星目,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华夏人都像你这般婆婆妈妈么?那你说,你想比什么?只要你说出来,本王自当奉陪。”“自然仍是弓马之术。”黄重真轻笑道。
“哦?怎么比?”多尔衮斜睨着他。
“我华夏先人从赵武灵王起,便开始研习弓马骑射之术,虽称不上看家本领,倒也颇有心得。
汉唐铁骑无不称雄大漠,更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千古佳作。
哪怕是我大明开国之初的骑兵,也曾五征大漠。就比百步穿杨,或者辕门射戟,哪怕是后羿射日,在下都行,不知贝勒意下如何?”
黄重真继续笑眯眯地,不疾不徐地说着,还不忘涨一涨自家威风,令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大明来的少年们,都沉浸在那“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铁骑雄风里。
便连范文程这个甘心为奴者,也听得心神摇曳。
多尔衮却终于明白对付所谓的华夏人,就不能听他废话,因为听着听着就会被他绕进去,汉之匈奴,唐之突厥,莫不如是。
于是,他便不再废话,只将大手往旁边一摊,怒吼一声道:“弓来。”
当即,便有奴才为他奉上弓箭。
黄重真一看——好家伙,这可真是一把强弓,又粗又大又硬,若非英雄,断难驾驭。
却不见多尔衮如何蓄力,便像是信手拈来一般,连续取过三支大箭,只听“唰唰唰”三声剧烈的破风声响。
便见百步开外的一颗杨柳,树干倒是没被射中,三缕细长的快要枯萎的柳枝,却慢悠悠地落到了地上。
“好!”如此箭术,当真是冠绝三军。
震天般的喝彩声顿时响起,便连吴三桂等人都本能地想要鼓掌叫好,却又突然意识到不妥,手举到一半便又讪讪地放下,既希冀又担忧地望向黄重真。
“弓来。”
黄重真也学着多尔衮那样大叫一声摊开手掌,却觉空气冷嗖嗖地飘过,哪有人为他奉上弓箭啊?
祖大乐等人面面相觑,便连夹缝单刀都被收缴了,哪来的弓箭啊?
他自己那张大半人高的长弓,也留在宁远了。
那些看守弓箭的女真奴才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乐得看热闹。
多尔衮却突然郁闷地发现,黄重真对他挑了挑眉,像是抛了一个媚眼般,示意他将手中的弓箭借来一用。
堂堂贝勒自然不会充当汉家的小厮,便吼了一声“给他弓箭”,当即便有女真奴才翻着白眼,不情不愿地将一副弓,一壶箭,交到黄重真的手中。
这小子道了声谢,便将弓握在手中仔细观察摩挲了一番——好家伙,和多尔衮的那副长弓差不多,也有可能略逊一筹。
毕竟,他那弓显然是定制的,而自己这副,多半是量产的。
黄重真不得不承认,女真族能以弓马之术世代雄踞于东北之地,并且两度崛起,攻略中原,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不说别的,单看这弓,便有不同凡响之处——清弓,既是华夏弓箭史上最后的绝唱,也是巅峰之作,绝不是同时代的大明卫所官兵所持有的弓箭所能比拟的。
以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战力而言,大概也只能以最为精良的强弩、火铳、大炮,才能在射程以及威力之上综合起来,克制持有此类清弓的后金铁骑。
且这个时代的女真人,便像是格外受到上天的眷顾一般,虽没有铁浮屠射雕手这些超级特种兵一般的存在,却个个都有着中上之姿。
以娴熟的弓马之术,驱使着掳掠来的各族奴隶为先锋步兵,或者披甲奴兵,他们则跟在后边捡人头,这样的战术更是几乎所向披靡。
这是黄重真以犀利的洞察能力,在这极短的时间之内,观察所得出的结论。
无需死不承认,也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不如人就是不如人,没什么好丢人的。
因为此行,本就是为了加深对后金全方位的了解,待回到大明之后,整理成册,仔细钻研,厚积薄发,克敌制胜,仅此而已。
黄重真上辈子就将复合弓玩得贼溜,执行任务热武器的弹药耗尽之时,或者在一些特殊的场景里,也曾自制弓弩克敌制胜。
清弓虽较难掌控驾驭,但说实话与徐文长传承给他的那柄长弓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为有着深厚的功底,简单熟悉了一下之后,便也能上手了。
虽然短时间内,做不到如多尔衮那样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却见其弯弓搭箭,举重若轻,分明也是个极善弓术之人。
又见其同样是连开三弓,脸不红气不喘,同样显得游刃有余。
虽没有多尔衮那样看着连贯而又赏心悦目,但那“嗖嗖嗖”的三声破空声响,倒也颇具声势,“笃笃笃”地钉入百步开外的杨柳之中。
虽没有那么细致入微,妙到巅峰,然而入木三分,称一声百步穿杨,倒也丝毫不为过。
黄重真亲身实践过便知,这样的清弓,若是长得不够高大,手臂也不够长,单是开弓搭箭都相当困难。
而若是气力不足,即便能够拉开弓弦,也必定不能持久。
不过,重真自诩无论臂力还是腰马之力,都不会输于多尔衮,又长着一副猿猴一般灵活修长有力的手脚。
同样是少年身躯,没有养尊处优的后金贝勒那样白皙精致,却多了份粗犷,更显得高大几分,也更显坚毅。
祖大乐眼见重真丝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