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对历史上重要改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2/5)
羯、氐、羌五族内迁,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十几个小国,北方十五个,四川一个,所以合称十六国。西晋一共四个皇帝,后面两个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都是被匈奴人俘虏的。北方中原地区屡经战乱,生产遭到极大破坏。4世纪末,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完成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前秦王苻坚率97万大军南下,征讨东晋,想一举完成国家的统一。西晋灭亡之后,宗室司马睿迁都南京,再辟晋朝。前秦大军来攻,由于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淝水之战,东晋军八万多人打败了前秦几十万大军,前秦灭亡。前秦一灭亡,北方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状态。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是游牧民族,社会形态落后,被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这样,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
其次,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中国人有一种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快马弯刀,征服土地,征服不了人心。你进入中原,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开始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首先,整顿吏治。
北魏官员没有俸禄,想挣钱靠什么?一是打仗抢战利品,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越来越平和。
其次,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
当时中国北方常年战乱,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北魏面临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政府要给农民分配土地,便颁布了均田令。分地之后你不仅仅种地,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租调制。
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帛,甭管是交租还是调,都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被汉化了。
再次,废除了北魏原来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同时,迁都洛阳。
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孝文帝决定迁到洛阳。为什么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了一道圣旨:“……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长安是帝都,周、秦、汉、唐等11朝故都。洛阳是王里,“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历朝历代都在那儿建都,所以孝文帝要像古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帝迁都洛阳之后,完全跟汉族打成一片。
最后,移风易俗。
移帝不许臣民穿鲜卑族服装,都穿汉族服装;不许留鲜卑人发型,都留汉族人发型。
接着就是汉语。皇上下令,30岁以下的官员半年内学会汉语,30岁以上的官员三年内学会汉语,如果学不会官儿就甭干了。
然后是汉姓。姓氏也都改成了汉族的姓,皇帝带头改,拓跋氏改姓元,所以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又叫后魏、元魏。还得跟汉族通婚,连血统都变了。皇帝带头跟汉族的高门大姓通婚,下一代北魏皇子,二分之一鲜卑血统,再下一代四分之一、之后十六分之一……几代下来,鲜卑族这个民族就没有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讲,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就是民族不断融合的产物,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这样民族的生存能力就比较强。
(三)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第一,宋朝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分化事权。说白了,一件事让很多人来干,谁都不掌握实际的权力,这样大权统于朝廷。但这样的结果是官员冗滥,比如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正副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北宋又设立参知政事做副宰相,副宰相加上正宰相,少的时候也得六七个,多的时候就没谱了。宋朝还设立枢密院管辖军队,枢密院的长官叫知枢密院事,或者叫枢密使,还有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者叫枢密副使等。宰相跟枢密合称宰执,这些人都是宰相级别的人。又设立三司使来管财政。三司使的级别跟宰执相当,宰相一级的官员数都数不清。设立了枢密院,兵部没废。设立三司使,户部也没废。这样官员就多出了很多。
唐朝的时候地方设立节度。因为节度权力太大,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到了宋朝节度使徒有虚名,派文官到地方去做知州,又设通判,监督知州。这样地方官员也都海了去,原来一个人办的事儿现在多人来办。北宋朝廷厚养士人,宰执大臣一年的俸禄相当于北宋24000亩土地的总收入。冗官一多,自然就造成冗费,官俸开支浩大。
第二,土地兼并。
中唐以前朝廷给农民分配土地,农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国家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于这些小农,所以稳定小农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均田制给农民分配的土地是战乱之后,国家手里掌握的无主荒地。
汉、唐给农民分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朝被农民造反给推翻了,后起的王朝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农民为什么造反?因为没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