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六章 前途多迷雾 当仁不相让(1/2)
诸葛先生看着一脸坚定的许飞感慨万千,每个人的命格冥冥中自有定数,又扑朔迷离,包括自己的命格也是雾里看花一般。
皇室倾颓,合久必分那是天下大势所趋,乃是上天之意,非人力可以扭转。现在的这个少年将要做的事情,不管是成功与否都无法改变这个定数,正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秉承的理念和志向,为了这个轰轰烈烈过一生,才是丈夫立与天地之间的样子。现在如果将自己看到那些晦暗不明的前景尽数告知,不但会挫了少年的锐气,对天下大局也是于事无补。
诸葛先生有着匡扶皇室的信念,坚定的向着自己道路走去。
许飞哪里知道这些庙堂上的阴谋诡计,诸侯之间的利益牵扯,是一个活的极为简单之人。
为今之计就是且顾眼下,黄巾之乱立刻就要兴起。如果不能制止中原地带的燎原之势,董不凡在千里之外预伏的铁骑和冒充山贼的官军,就会第一时间打着勤王护卫京都的旗号,进驻中原在京都协防。
如果几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是常年鏖战的西涼兵在京都。那奸党虽然没有了那些准备的军需,一样是极有可能造反起事。
禁军虽然有十万之众,加上护卫内城的一万龙虎军有十一万人。可是这些人的职责是在各个城防驻守,训练又差,装备粗劣不堪,多年也没有实战。
能否应付突然动手突袭的奸党几万兵马,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奸党的计谋层出不穷,不得不防。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将已经看清的棋走的漂亮。
如果中原黄巾军被遏制,那董不凡虽然在千里之外就有一支兵马,却是没有什么理由在毫无民乱的情况下长驱直入。如果诸侯没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出兵京都,其他的诸侯就会有了口实,立刻就会出兵围剿董不凡。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诸葛先生之所以希望江南烟雨楼能凭借自己勘破黄巾之乱的规律,将是在中原势力遏制住,正是看穿了董不凡的命格!
一般的劲气都是刚开始修炼的时候进境颇快,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就有些停滞不前,越是想有大的突破越是需要机缘巧合,或者强攻猛进才可以做到。
但董不凡的蛮荒劲气却迥然不同,这种劲气刚开始进境缓慢,但是一旦突破了开始的难关就会越来越快。就如同一个人的贪欲一旦开始膨胀就再也无法控制一般。
根据诸葛先生观看董不凡的命格,此人必然要在皇权之上做一番死斗,现在已经到了无法控制自身yù_wàng的程度。所以许飞如果成功的将中原黄巾之乱遏制,董不凡还是会不管不顾,将那西涼铁骑调往京都。
那时候只需要牢牢守住京都,那些诸侯们就会像一群争相跳出蟹篓的螃蟹,互相牵扯,互相争斗,而皇室只需要稳稳的守住京都,便可以在夹缝中得到暂时的生存空间。
只是这个计策有巨大的隐患,周雄起此人刚愎自用,一直和奸党势同水火,很有可能借机发难,撕破脸皮利用禁军的实力提前动手,在京都诛杀奸党。
但是奸党现在已经在庙堂上站稳了脚跟,如果诛杀奸党,怕是庙堂上的官员都会为之一空。那些诸侯就会有了口实,说周雄起滥杀忠臣,打起清君侧的旗号。
在这兵凶战危的时候周雄起能做到韬光养晦的坐山观虎斗么?怕是极难。这正是诸葛先生最为担心的地方。这么多年周雄起手握京都兵权一直没动手,原因正是如此。
杀了董不凡秦刺柏,却招来天下诸侯的虎视眈眈,岂不是得不偿失。以前周雄起能识大体,顾大局。但是到了董不凡铁骑兵临城下,叫嚣要入城勤王,黄巾之乱势成燎原,陈贺之却迟迟不归。
那时候周雄起会不会误判形势?
诸葛先生的劲气能力只能看到命格之中的朦胧之处,没有办法尽数勘破。天下大势虽然都了解,可是具体的情况却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希望周雄起不会刚愎自用,希望董不凡不会行此险着吧。
诸葛先生当即将自己多年心血取出,绘制成图给许飞观看。历朝历代的黄巾军起事都是极快,好像是各地几乎同时有了乱军一样,其实里面都有细微的差别。
离京都三百余里的临元州,就是中原地带每次黄巾之乱的起源地,然后依次在四处相邻州县,再扩散到中原地带。而每次都是张氏兄弟三人通过蛊惑第一批所谓“渠帅”的黄巾军统领,来达到星火燎原之势。
历朝历代所有的记载都没有写最后张氏三兄弟是如何伏诛的,记载中都只说陷入乱军之中,不知所踪。看来这么多年还没有人能真正的击杀这些罪魁祸首。
而每一次在起源地向外散布,都是四个州府一起爆发,说明第一次张氏兄弟蛊惑的最少有四个渠帅。这些渠帅都是劲气能者中的一流高手,寻常的人绝非其对手,所以江南烟雨楼派遣出的人手也是要有十分的把握方可。
等到诸葛先生和许飞芝幸帅谈罢,早就是深夜时分,都回到住处安歇,第二天清晨即起,许飞和诸葛先生便要一同前往京都。
没想到的是,当年身为那神策军的统领的白发老者也定要一同前往京都,说是要将许飞答应过的事情再和楚惊鸿面谈方才放心。许飞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江湖后辈,说出来的话自然是不够分量。
白发老者前去江南烟雨楼的目的就是让天下闻名的楚惊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