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传国玉玺(1/2)
“你确定这是青衣鬼王吗?”我不太相信的问蒋嘤咛,青衣鬼王的身份虽说是鬼,但应该也是属于神仙一流,身份极为尊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如果茅山典籍上记得没错的话,就是他。”蒋嘤咛点点头,我心想还是大门派好啊,这些东西都有记载。
哪儿像我这个小门小户的,除了天藏秘术以外就是不完整的天运秘录。
青衣鬼王居然出现在这里,难道说真和林素问说的一样吗?这幅画通灵,需要周长辉和高小红这两把钥匙。
虽说高小红现在已经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但是看见她搞成这个样子,我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算了算了,管他什么鬼王,我们都是凡人,难不成还能遇见他?”沈冲大手一挥,便抢过了蒋嘤咛手里的楠木盒子。
我们三人收回了思绪,盯着沈冲手里的盒子。
沈冲缓缓打开盒子,我非常好奇里面到底放着什么,如果是斗三爷的八字,应该不用这么大个盒子来装。
等沈冲完全打开的时候,只见盒子里是一块儿印章。
这块印四四方方,上面雕刻着一个蟠龙。
这是玉印,和我身上的梅花印不同。
而且看起来这块印雕刻的很讲究,价值不菲,我们都蒙了,我甚至还开玩笑说不会找到传国玉玺了吧?
蒋嘤咛摇摇头说:“拿起来看看。”。
沈冲将印章从盒子里拿了出来,底部是篆刻的文字,不过就我这水平是看不懂的,这些篆文很像符箓上的印章。
我记得传国玉玺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且不是普通的篆书。
传国玉玺是宝贝,但早就丢了,我不信这玩意儿会是传国玉玺,这要是传国玉玺我们四人就发达了。
不过现在估计也只有上交国家的份儿。
秦始皇一统中原之后命李斯用篆文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这一玉玺,是封建社会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扼腕叹息。
我见蒋嘤咛拿着印章翻来覆去的看,心里不禁也跳了起来,颤声道:“蒋嘤咛,这不会真是传国玉玺吧?卧槽……要是这玩意儿,那我们可是国家的功臣啊!”。
人家找了几百年的东西没找到,现在被我们找到了,不是功臣是什么?
蒋嘤咛还是不说话,我心里却感觉确定我自己的想法了,就连林素问也有激动,“美女,这不会真是师父说的传国玉玺吧?”。
传国玉玺可不仅仅是它的历史价值,而是还有其玄妙的用处。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
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
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言毕不见踪影。
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
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
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
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
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
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
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私自收起玉玺,并未拿出。
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
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一般来说,后唐李从珂之后,传国玉玺就已经失踪,之后的都是伪造的。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
“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
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
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
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
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
五代朱温受禅代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郭威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