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富春山居图(1/2)
叉车来到台下,吉田大野的十几位员工将三只箱子抬上斗宝台。
“咝——”
“看样子箱子不是太重啊!”
“可这么大的箱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
张艳河正在猜测,员工们已经开始拆解包装箱。
三个箱子同时打开,里面是用高密度泡沫层层包裹的长方形物件。
包装一层层拆解,全场观众的好奇心全部被调动了起来。
当最后一层泡沫拿掉,全场观众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什么?”
“好漂亮啊!!”
观众们不明所以,可老货们和几位裁判却大吃一惊。
三只箱子里面,是三件长两米出头,高三十公分左右的长方形物件儿。
主要材质是紫檀大料拼接的长方形木板。
木板正面由玉石,翡翠,松石,珊瑚,黄金,白银等等镶嵌出一幅富丽堂皇的山水画卷。
三件木板被员工熟练的拼接到一起,整幅画卷无缝连接完美至极。
画卷整体布局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
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
玉石石皮和白银镶嵌交错在一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
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第二部分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
隔着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将进入尾声,主体的山峦在左边,群山全都呼应在左面,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
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空间变化更为丰富。
金丝银线与翡翠镶嵌的江面,平静又富有灵动质感,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
用各种材质镶嵌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
第四部分,只有山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
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
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
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
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留白处是大片阴刻题跋!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
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
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
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
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印:黄氏子久朱文:一峰道人。
【大痴黄翁在胜国时,以山水驰声东南,其博学惜为画所掩,所至三教之人,杂然问难......人品高,则画亦高,故论书法亦然。】
款:弘治新元立夏日长洲沈周题。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位名家题跋!
洋洋洒洒千字之多。
最后是一段阴刻楷书文字。
“历时十一载,不负众望,大功告成。”
“警喻后人,不忘初心,坚定之志,万事皆可为!”
“农历辛巳年闰四月,泉州刘氏。”
轰——
全部看完,前排老货们震撼的头皮发麻,一个个目瞪狗呆。
“泉州刘家的至宝不是丢了吗?”
“怎么会在吉田家族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啊!!”
不光老货们蒙圈,就连陆飞都严肃了起来。
来到台上一眼不眨的盯着眼前的鸿篇巨作,激动的心潮澎湃。
这幅画作,凡是有一些收藏知识的人,绝对不会陌生。
这就是神州国宝,元朝书画大师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是黄公望在七十九岁高龄时所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本为其好友无用禅师而作,黄公望用了七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这幅宏伟巨作。
明朝收藏家吴洪裕对这幅画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然在临终前要求焚之为其殉葬。
在他弥留之际,其侄子吴静庵不忍看到这幅宏伟巨作毁于一旦,于火中救起此画。
但是画卷已被烧得残缺不全,原作画卷尺寸已无从知晓。
现留存于世的《富春山居图》分为两部分藏于宝岛故博和浙江博物馆。
而眼前这幅用木质玉石等材质雕刻镶嵌的巨作,就是根据两地馆藏《富春山居图》1:1还原制作的。
所有细节,包括尺寸,题跋,印章,画面等等,几乎跟原画卷一般不二。
底板是极为稀缺的紫檀大料。
镶嵌的无数玉石宝石以及金丝银线更是价值惊人。
与材质相比,最珍贵的则是巧夺天工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