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汉中易主上1做了王还有烦恼(2/3)
做尉官吗?”司马防眨巴着老眼,望着曹操闪着狡黠戏嘻的眼睛,迟疑着。
司马懿心里着急,深恐父亲出言不逊,触犯曹操。大权在握,而又变得有些喜怒无常的魏王,现在要杀个人,比捏死个臭虫还容易啊!
“老朽……从前举荐大王的时候,您不过是正适合做尉官而已呀……”
司马防不疾不徐,口齿模糊的回答了一句。
听着这有趣的问答,众人都笑了起来。曹操更是哈哈大笑,前仰后合,没了王爷的威严。
司马防张着缺牙的嘴也大笑,只有司马懿微微咧嘴,无声的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与许都献帝宫殿的冷冷清清,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邺城魏王府的非凡热闹。文武官员,每日如同朝见天子一样向曹操叩拜。
曹操头戴王冠,正襟危坐,笑嘻嘻的看着群臣跪倒站起,施礼如仪,心里既自豪又感觉有些滑稽可笑。
“士人这么看重礼制排场,也有道理呀,孤这么一装扮,神鬼也怵三分啊!”
他的脑袋一晃,王冠上的12个旒玉串就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轻响,
“那个皇帝女婿还算识相,批准孤也可以和他一样冠挂十二冕旒,出宫为警,入宫为跸,还用六马金银车,出入清扫道路,断绝行人往来。孤在排场上已经与天子等同了,在实权操控上,那是更不用说了……”
曹操得意的想着,两手搭到案桌上,不经意的手指轻轻叩动。
“晤,孤能公开明示设立泮宫,有了魏王国的最高学府,便可培养网罗天下英才,这和掌军一样,是孤最看重的两件事……”
一个青年掾属上前一步奏道:
“禀上大王,昨日有司来报,毛玠已病发身亡了。”
他身材颀长匀称,面容清秀,左眼却特别小,与右眼反差颇大,远看似瞎了一只眼睛,近看才见两眼同样闪动着机警和狡黠。
“罢了,死了就死了吧,谁叫他硬为崔琰出头,弄得自己也搭进一条命去……”
曹操皱皱眉,心里泛上了一丝惋惜。
“念在他随我从军多年,多有赞划策略,由王府出资,给予厚葬吧。”
他目光锐利的扫了一下群臣,口气颇为严厉的说道:
“今后不管是谁,不管他昔日之功有多高,敢有忤逆尊上,腹诽谤君,为朋友之谊而损君臣之恩者,一律治罪!当以崔琰、毛玠为戒。
“崔琰任尚书十余年,官不可谓不高,毛玠佐孤成霸业,功不可谓不大,然而触犯王权,傲上不逊,孤绝不姑息,虽忍痛,亦当处治。这叫惩前毖后……”
曹操冷冷的笑了一声:
“嘿嘿,以孤之大事为己任者,孤不惜高官厚禄之赏,坏孤大事者,孤也不惜刀锯之赐!”
“唯魏王之命是听!……”
群臣参差不齐的回答了一声,心内泛起不同的感受。
曹操忽然没头没脑的叹了一声:
“唉,两荀令论人,弥久益信,孤没世不忘。郭奉孝神机,人难企及。惜乎人才难得,孤幕中越来越匮乏了!……”
群臣听他提起故世的荀彧、荀攸两兄弟和郭嘉这三个公认的最重要谋臣,知主公有感而发,都等着听下文。
曹操却挥挥手道:
“散了吧……孤戴着这劳什子脑袋沉得很!”说罢便解下王冠,搁在案桌上。
“叩别大王!……”
群臣施了一礼,络绎往外走。
“丁仪留下,孤有话对你说。”
曹操手指着小眼青年喊了一声。丁仪受宠若惊,连声答应着,趋步走到魏王座前。
那个为晋升王位出力最多的尚书令华歆,眼含怒意一瞥,悻悻走了出去。
丁仪,丁廙两兄弟,是曹操的老友曾任司隶校尉的丁冲的儿子,聪明伶俐有才华,很受曹操喜爱。
随着地位的崇高无比,曹操也和所有的大人物一样犯了同病:猜忌心越来越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骄横之气,主宰了他的思想和行为。
于是他看中了丁家两兄弟,做他特务组织一一校事的核心头目,专门刺探臣僚的举动。
那些武将都是忠诚于他的,曹操也需要靠他们打天下,暂时没起风波。而那些从龙的文臣都是些思想敏锐,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往往就露出了刺痛曹操的锋芒,为他所不喜。
如果说荀彧是因为曹操晋升为“魏公”此事,不明不白的逆鳞而死,那么正直鲠介的崔琰,首当其冲成了曹操封“魏王“时的牺牲品。
早在崔琰自袁绍处转入曹操幕中,就有过直言犯颜的记录,曹操虽然当时显示气量大,不做计较,也已心存芥蒂。
这世界上,被人严肃的指责而心悦诚服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那不是圣人就是痴人。曹操只是个有着许多缺点的伟人,自然不能免俗。
崔琰任尚书时,职掌选举,推荐、提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个叫杨训的,在曹操晋王时,堆砌美好的词藻作了一篇表文,盛赞曹操丰功伟绩。有人讥笑他阿谀奉承,虚伪,浮夸,崔琰作为推举人是失职行为。
崔琰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耻于舆论,就要来奏章,看完后不以为然,修书安慰杨训说: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根据事情发展起因,这段话很好解释:“你的表文我看过了,这事做得很好嘛。有些人讥笑谩骂是不讲情理的,随着时间推移,舆论肯定会改变的。”
然而作为新宠的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