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天子欲封丞相为魏公(1/2)
袁绍一死。
历史又一次改写。
人们大多低估了袁绍,高估官渡之战。
因为在人们普遍的印象里,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立刻就雄踞中原,- -统黄河两岸,成为中原霸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不可否认。
虽然官渡之战的大胜。
这确实是曹操成为中原霸主迈出的最关键一步。
但绝不是一步到位的。
实际上,袁绍即使官渡之战惨败,拥有四州之地,以及雄厚的底蕴,家底也不至于在顷刻败掉,他在大本营还拥有数十万
规模雄兵,依然是河北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在另一个时空。
袁绍官渡惨败逃回河北。
整体实力依然不逊曹操,甚至略胜一筹。
袁绍还有足够余力,应对后方叛乱、稳定四州的局势,只是官渡打击太大,以至于袁绍身体一落千丈,不到两年就病死了
曹操也是等到袁绍死后,才开始正式谋划河北。
也就是说。
从官渡之战。
再到称霸中原。
其实隔了数年时间。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
袁绍没能活着逃回冀州。
曹操失去最大威胁,野心与信心同时膨胀,因此迅速召集众人宣布道:
“袁绍已死!”
“河北群龙无首!”
“吾欲立刻渡过黄河、趁着大胜之势,进军冀州、夺取河北!”
此言一出。
众将无不振奋。
此刻士气正盛、应当扩大战果,攻打冀州之地。
此举一旦成功。
好处多到根本无法想象。
曹操将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他的实力会在一两年内超越巅峰期的袁绍、天下再无人能与之争锋!
不过,当曹操与众将士头脑发热、有些膨胀,开始谋划进攻路线之时,却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站出来反对这次行动。
此二人不是别人。
一个是郭嘉。
一个是曹旭。
曹操感到非常困惑。
“奉孝、子秋,你们为何不赞同进军河北夕“?”
郭嘉解释说:“袁绍在冀州经营 了很多年,袁绍虽死,影响尤在,而且河北袁氏势力,依然不容小觑,我军目兵力有限,
只凭数万之众,强行渡河、攻打河北,难度很大,-定会陷入旷日持久的征战”
曹操皱眉。
曹军兵力确实不多。
但可以从其他地方再调兵过来啊。
河北之地何等重要,特别是冀州,这是全天下,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方。
郭嘉继续说:
“我听说袁绍几个儿子彼此不合、势如水火。”
“如果丞相此刻强攻冀州,袁家在外敌威胁之下必然抱团抵抗。
“反之如果停止用兵、退回许都,派使者安抚河北,袁家必然以为丞相暂时没有图谋河北之心而放松警惕,外部压力一旦
消失,内部矛盾就会激化。”
“所以在下推测,河北在半年内,必陷入分裂与内斗之中,等到袁家兄弟相斗、祸起萧墙,丞相此刻再出手,可以不费吹
灰之力,反而能以更快速度、更小代价拿下河北。”
曹操开始思考。
他与袁绍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
曹操能听得进属下的谏言,虽然也会头脑发热,但懂得克制自己的野心、理性分析权衡利弊,郭嘉所说在情在理。
“子秋你觉得呢?”
曹旭点头说:
“我的想法与奉孝差不多。”
“此刻强攻冀州未必不可行。”
“但必然会陷入到旷日持久的作战中,
“我军官渡大胜、震动天下,此刻更应该暂时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若是过于激进、表现太强势的话,只恐引起孙策、刘
表等诸侯的恐惧,促成他们的联合对我们发难。”
“此外,袁绍此次仓促南下,后方根本不稳,此刻袁绍一死,不仅会陷入内斗,必然叛乱四起,我们不如隔岸观火,在恰
当时机发起进攻。
郭嘉、曹旭之言。
分析的都是入情入理的。
郭嘉分析河北局势,认为急攻不如缓攻。
曹旭从大局角度出发。
曹家此刻军威太强盛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应该警惕一点。
孙策刘表在知道官渡之战,这么短时间就结束,必然恐惧曹家的实力。
这个时候。
一旦曹军主力陷入河北之中。
难保这两家不会联合其他诸侯发难。
那时两头作战,对曹军来说,并不是好事。
“,久奉孝、子秋提醒的对,统一中原不急于一时!
曹操有些不甘心。
不过最终克制住了冲动。
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做出利令智昏的决策
接受了谏言。
随后班师回朝。
其实这次战功已经非常辉煌了。
曹操预计至少要打一年的战争,前前后后只用四个月就搞定,曹军伤亡、所消耗的物资,也远比想象中少。
袁绍死后。
曹家最主要对手没了。
从此以后再无致命威胁。
曹操心中-(王李的)块压了多年的石头,在这一刻被彻底搬走,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军返回许昌以后。
天子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应曹家父子。
刘协对曹袁之争并不是很关注,却知道这场战役有多么困难。
袁绍所携兵力是曹操数倍之多!
虽然曹操能力很强、团队也很厉害,但能在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