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恶名(1/2)
翌日,大清早出门的邯郸人带着看热闹的心情越聚越多,只因为官道上那支百余人的队伍。
要说起来邯郸人也不是没见过世面,赵国再怎么小,赵王也是正经八百的藩王。诸王出行,侍从张弓带韐那是常事,随随便便就是几百号人的队伍,而且还有不少属官的导从车驾。
汉制,列侯置家丞、庶子、洗马、行人、门大夫五官,出行以五官车驾导从。然而自光武中兴后,为了抑制封爵的权力,规定只有食邑千户以上的列侯才有家丞,基本上就是乡侯起步。
李澈这个区区二百户的亭侯,莫说家丞,在光武中兴之后,连行人、洗马、门大夫这些家臣都没了,李澈索性将庶子之职给了吕韵,左右就这么两口人,一点点资产,也不需要专门找人来管理家计,若非孙衎实在太小,这个职位给他会更好一些。
这支队伍也只有两辆车,一辆是李澈的;另一辆却是王越的——吕韵本来可以乘车导从,然而她坚持要为李澈驾车。
其余人全都是步行跟随,比起赵王出行的盛况差了太多。
然而稍微明眼点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支队伍的士卒精悍程度远非赵王那些虾兵蟹将可比,精气神是前所未见的,行走队伍严整不说,武器装备也颇为精良,其中人人着全身铠,更有十领环首铠,这却是地方士卒远不能及的了。
李澈透过帘缝看着队伍,满意的捋了捋短须。这支人马虽不是禁军中的精锐,却也是朝廷从难民中精心挑选出的健壮青年,接受过几个月的禁军训练,再加上刘辩首肯,何进大方的给了三百套铁铠,这些士卒完全不是郡县士卒所能比的。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人最多也就参加过前些日子剿灭京城附近残余白波的战斗,没什么战斗经验。若是经历过实战的甲士,一百人完全可以击败五百名贼寇。
当然,那种精锐何进也不可能给出来,那都是他的命根子。
不过这一百人也能镇压三倍左右的流寇,放到邯郸已经足以震慑当地大族了,
此时,邯郸的各个豪强大族都收到了情报,感觉一阵棘手。若只是个县令倒也罢了,可他不仅是列侯,背后还靠着国相,手上竟然还有这么多甲士,简直是如过江龙一般。
铠甲在古代属于奢侈品,全身甲即便到了宋朝,也要三十八贯二百文一副。如今以汉朝的生产力,就算只是最简陋的两当铁铠,一副也相当于数亩田地的价钱。
最关键的是铠甲属于朝廷严格管控的物资,民间可带刀剑,但若是私藏铠甲和强弩,那就是准备造反。铠甲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也只有国家机器能够锻造。
甲胄对于士兵的保护作用非常强,尤其是汉代的冶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汉军的铁甲堪称是游牧民族的噩梦。十步以外,弓箭难穿,刀砍剑刺皆难破开。
雒阳禁军之所以能以数万人镇压数十万贼寇,其优势便在于那几万套全身铁铠。对于地方郡兵来说,能穿上前后铁甲一拼,只保护上半身的两当铠都可说是精锐了,大部分郡兵所着还只是皮甲。
这三百人也是刘备一伙敢于谋划赵国黑山贼的信心所在,以这三百甲士为基础,只要能养得起,完全可以拉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队伍来。
至于养兵的钱,李澈抬头看看县衙,轻笑了一声。
……
叶蛰,字铭,邯郸人士,家族早年以商货发家,后来转型成功,勉强成为邯郸县大地主阶层的一员。
仅仅这样显然不能让叶家满足,所谓的大地主,也只是掌控了本乡三老等基层自治职位的土霸王。
若想进一步成为能够影响整个邯郸的豪强,叶家需要有官场上的人脉。举孝廉这种美事自然与叶家无缘,但是操作一个县曹吏的能力还是有的。
叶蛰也正是被家族安排,在邯郸县里当了一个小小的主记史。主记史,门下五吏之一,主记录文书之事。
今天是新任县君正式上任的日子,县衙里所有人都在张县丞的带领下候在门口,等着县君到任。
想到家里派人传信所言,叶蛰感到一阵头疼。叶家只是个本地的土霸王,自然不怎么清楚京城之事,只是道听途说了些许消息。
在这些消息里,新任的李县君那是一个大大的凶人,十常侍还在的时候竟然敢指着常侍之首的张让的鼻子骂;带着几个人就敢冲进山里救天子;传说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仗着大将军的势强行掳走别人女儿。
听完这些消息,叶蛰整个人都不好了。后面两条且不论,十常侍的威名天下谁人不知?
那位赵忠赵常侍就是冀州安平郡人士,他的族人前些年在冀州可谓是凶威赫赫,便是府君与县君也要避着他们,甚至有传言连赵王都不敢得罪这些人。
而这位李县君却敢直接指着张让辱骂,凶厉程度可见一斑。有这样一个县君,叶蛰感觉浑身不自在,甚至有辞了吏职,回家继承家业的想法。
只是叶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都希望他能投县君所好。这位县君传言与国相关系极好,若是能与他交好关系,不敢奢望举孝廉,但举个廉吏未必不可能。到时候他成为县丞或县尉,叶家也就真正摆脱了土霸王的憋屈身份。
然而投其所好?叶蛰不知该说些什么,按照传言,这县君就好一个“色”字,自己是男子,家中又没什么漂亮的姊妹,怎么投其所好?
想到这里,叶蛰鄙视的撇了两眼功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