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孙权入死地(1/2)
张昭见到邓艾的人马就在前面等候着,他这次杀过来的目的那可不是来跟邓艾玩的,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溧阳的包围圈给解开了。
所以,张昭就一面派人下去传令全军再次备战,一方面立刻找来了刘基。这两个大人物一番商议之后,很快就有了相关的结论了:
他们这支人马虽然过来的途中使得士卒们的身体有些疲惫了,但是战斗力还是存在的。加之,他们现在必须抓紧一分一秒,否则孙权方面的军队后路被断的消息,一旦在江东军里面成为谣言的话,后果那绝对是致命的。
所以,张昭和刘基当即决定,即使不休整也应该立刻跟邓艾的人马开战。即使他们这边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也必须要跟邓艾死磕到底了。
应该说,张昭这个人其实还是有些奇怪的。他虽然一直在江东的百官里面,算是资格最老,官职也一向很大,但是在江东一旦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的时候,总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投降派的首脑。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跟张昭这个人的学识和修养,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张昭这个人的学问可谓极高,当初的成名,确实也是靠着这个本钱起来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也就备受天下儒林人士的推崇。
但是这其中必须要注意到一点,无论江东当时已经发展地有多么繁荣的程度了,当时天下的中心,绝对不可能是在秣陵,也绝对不可能是在成都,而是无可争议地在中原地区。
(秣陵城,也就是后来的建业城。随着天朝各朝各代的开发,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日后天朝的经济中心必然会向沿海和南方转移。这其中的一些论述,读者们若是有兴趣的话,耀羊祖师推荐可以去看看黄仁宇写的一些历史的书籍。)
中原如今是掌控在曹魏的手里的,集结了当时天下最多的儒士。所以,在张昭这样的人看来,辅佐孙氏成就霸业未尝不可,但是将来的天下正统必然是出自中原。
所以,一旦江东政权出现重大危机,张昭这个人的立场就会出现动摇,而偏向与曹魏的一边。
如今在蜀汉军突然大局杀入了江东境内,给孙氏政权造成的危机,甚至已经远远大于当年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了。但是问题是,张昭为什么不选择投降的立场,反而是坚决地亲自出场率军与蜀汉军进行作战呢?
也许这其中可能有张昭已经得知了张承战死在邓艾的手里的消息的缘故,所以这个老头才会急匆匆地杀了过来,而且还专门找上了邓艾这边,而不是孟溪那边。
不过,这个因素只怕不是最为重要的。
更加重要的是,张昭发现孟溪和邓艾的两支人马,若是成功断绝了孙权的军队的退路,那么他的死局几乎就是注定的,江东人到时候也死定了。
这里的这个江东人“死定了”,并非说是一定要全部丧生,而是说江东人到时候几乎就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张昭心里其实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那就是江东军即使最终全部战败,江东的所有地盘都全部沦陷如了蜀汉军的手里的话,他们这边手里若是还有孙权在的话,就意味着他们那边还是有一定的民众号召力的。
到时候,他张昭再提出来投降蜀汉的话,也就有了更多的筹码来跟蜀汉讨价还价。到时候,他们那边的利益即使还是会受损,但是这样的损失应该不会太大吧。
君主时刻都在算计着臣下,而臣下们何尝不会时刻也在算计这他们的君主呢?只是这些都是内幕,不足为外人道也。
所以,从这里来看,张昭如此积极地出兵来解救孙权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话说回来,张昭随之就向着战场上面投入了军队,双方就又爆发了一场大战。
这次的结果倒是很合了张昭的心意,邓艾方面也许是因为怕被城里城外的两支江东军的人马内外夹击,虽然他早就已经有所防备了,但是战到了最后,邓艾依然是率军撤退出了十五里之外。这样也就意味着,溧阳城的包围已经被张昭的人马解开了。
张昭当然非常高兴,当即率领军队开拔上前,在城外立下大寨,又派出部分人马进入城内。城内的县令,见到包围终于是被解开了,心里自然是松了一口气,当即立刻出城来拜见张昭和刘基二人。
但是即使溧阳城的包围解开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着,邓艾的人马的实力依然存在,必要要将之击败了才可以,否则对孙权的后方依然会构成威胁。
于是,张昭和刘基二人让军队休整了一夜之后,在第二天一早就又主动向邓艾那边出击。但是邓艾这次居然一改往日的风格,居然是拒不出战,生生当了一回缩头乌龟。当然,这个中的滋味,肯定是会不好的了。
张昭和刘基两人确实想不到邓艾会这么干。因为邓艾这样的做法,明显并不高明。张昭那边赶时间,邓艾那边又何尝不是时间紧迫呢?太古九重天
本来,邓艾当时夜战的时候,是有心要突袭一下溧阳城的。但是溧阳城城内的江东军因为人数少,愣是没敢出来营救张昭的人马。所以,邓艾即使想要突袭溧阳城,其实也找不到机会。
此战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战果:虽然张昭被残军保护着成功突围,但是刘基却并没有这样幸运,被孟溪的人马给俘虏了。
刘基这个的名声一向很不错,邓艾和孟溪两人也并不怎么为难他,只是将之看管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