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显妙手技惊刘炫 为控盐约定三事(2/2)
同时也是跟大家做着解释。刘炫等众人听后皆恍然大悟。人多力量大,很快运来的50口大锅被支在了架子上。每口锅的上方还有一个大圆桶,杨二又向刘炫解释了这个圆桶的作用,刘炫听后不住的点头称是。
很快通过水车的运转含盐量很大的解池湖水通过水槽流入了对应的圆桶中,圆桶中早放置了一尺厚的木炭,木炭下垫了几层纱布。经过初步过滤的湖水从圆桶底部预留的口子流进了晒盐铁锅中,直到锅中水满。又转向下一口同样设置的铁锅。要将每个场子的百口锅注满水,5个民夫踩踏水车也累得半死。好在水满后即可较长时间进棚休息,否则在暴晒下不是热死就是缺水累死。
整个晒盐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妇女们穿插其间,为这帮大老爷们儿送水送饭,也有给中意的郎君送毛巾擦汗,一旁打扇的。一个整天时间,注入锅中的盐水缩减了一半,锅边开始出现了白色的晶体。太阳落山后,民夫们在统一指挥下用放水的布将每口锅遮盖,以免夜晚下雨。
第二日,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因为已经看到黄白色的盐了。在晒一天锅中水分便会全部蒸发。那时留在锅壁上的就是一层可食用的盐了。有聪明者甚至尝试在锅下燃起了炭火,以便加速水分的蒸发。杨二认为此法可以普及,以提高效率。刘炫随之对锅架做了改进。
第三天中午,500口锅中均剩下一层厚厚的黄色粗盐,只是晶体较大。民夫们嘬了些放在口中,不住的欢呼。这可比他们用的盐石味道好多了。
第一层的过滤已经滤掉了水中的氯元素,出的盐味道已经好了许多。但盐中的重金属和硫还在,需要进一步过滤。杨二吩咐将预先打过来的井水重新倒入锅中,让民夫们用干净的铲子搅拌让盐重新融化成水状。指挥民夫们将烧制好的石灰撒入一斤左右然后在搅拌。静至一个时辰后,锅中底部沉淀了一层黄色的物质,杨二又指挥众人将锅中盐水用瓢舀出。然后将锅底黄色泥状物质倒掉,将锅复洗干净后,将过滤后的盐水重又倒回锅中,再次晒制。一天后,锅中水分全干,锅壁出现了一层白细的盐晶体。有手快的民夫嘬盐入口,随之狂呼好盐。引得众人,包括周围将军兵士都不禁嘬盐细品。随即引来全场欢呼。刘炫手中碗里盛了细盐,匆忙走入大帐中。杨二此时已坐在上位,两旁皆是惊喜的众人。
“王爷千岁,这碗中乃是王爷制出的细盐,请王爷千岁品尝。”刘炫此时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己。
杨二走下来,用手指轻轻蘸了下碗中细盐,放入舌尖,舔了舔,点头道,“就是这个味道,色白味正。本王将此盐名为“解盐”,诸位大人以为如何?”杨二尝着自己亲手制出的这个时代不曾见过的细盐,傲气的说道。
以裴世矩为首的众人皆抚掌称是。
“本王重申一条军令,解盐为我晋王府专制,无晋王府特许,各地不得制造。制盐方法列为最高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泄露机密者立斩不赦!来护儿将军听令。”杨二厉声道。
“末将在。”来护儿出列抱拳答道。
“本王命你,引200亲随沿湖巡查,近湖20里为禁区,不得任何人靠近湖边。如有擅自闯入者,斩契来报!”
“得令。”看着王爷一脸的严肃,来护儿不敢大意,赶紧接令。
“梁师泰何在?”杨二又在找自己的开路将了。
“末将在此。”梁师泰出班答道。
“本王命你带开路营将士,紧守盐场周边,看管民夫工匠等,每日筛查人口,不得偷跑一人,不得挟私,初犯者重责50军棍,再犯者斩首示众。”
“末将仅尊王爷将令!”梁师泰抱拳接令。
“道兴将军听令。”杨二看向武将首位的李景。
“命你在距解池盐场30余里外各路口设置关卡,检查来往车辆。无本王、裴军师、裴主簿特许,任何车辆人马不得出入。强闯者,扣押审问。如有私放入内,本王为你是问!”
李景抱拳道“请王爷放心,如无王爷和两位裴先生手令,一只鸟都过不了俺的关卡。”
最后,杨二面露笑容对盐场主管刘炫道“刘先生,可放手按照制作细盐的流程安排制盐,每日制盐数量登记造册,每3日向本王汇报一次。还有,制好的细盐安排女工在工棚中装袋,以每袋50斤为标准,不得多亦不能少。称重装好的盐袋必须封口密封。成品必须往地窝棚中贮藏,注意防水。所需物料等,找裴主簿解决。”
“王爷放心,此盐得之不易,堪比黄金。小人岂可不用心维护。制盐流程已近成熟,盐工也皆熟手,每日将有大量成盐出品。还望王爷早日解决销路一事。”刘炫的回答还包括了下一步的想法。杨二听后不住的点头称是。
“唉!”杨二长叹一声,“本王府中文臣武将足以成大事,但却无一精通商道之人,徒之奈何?”《隋唐演义》、《说唐全传》、《兴唐传》都看过,隋唐野史也知道不少,可就是没有一本书提到过这个时代的大商人。所谓的晋商那是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怪物。自己的幕僚中正缺这样的人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