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你尊重我了吗?(给有一套啊赏+3)(1/2)
吃完晚饭,大家去街上逛了逛,看了看外滩的夜景。
江边的夜风终于叫这群北方人明白了什么是南方的冬天,明白了什么是零度以上的寒冷。
大街上霓虹闪耀人流如织,但也挡不住身体诚实的瑟瑟发抖,半僵的手恨不能长在衣兜里。
可能这辈子都没见过自然冰雪的人们穿着单薄在周围谈笑风声大步走过,无形的巴掌啪啪的打在这群从冰天雪地里来的人脸上。
好在南方的冬天不冻脚,冷的是躯干,要不然那个场景肯定更好看。
几个安保员和小助理自觉的把张彦明孙红叶还有几个女的围在中间,让她们少吹点风。
“我相信你说的话了。”孙红叶把整个身体都躲在张彦明身后,嗡声嗡气的说着。
“什么话?”
“关外人最不抗冻,东南人民最不怕冷。”
“嗯,这里是全国最抗冻的地区,西南少风,岭南八闽地理上偏南。其实早些年这边也下雪的,现在已经好多了。”
“啊?那还不取暖?”
“嗯,没有公共供暖,都是自己想办法,熬,人的适应性是相当强大的,习惯了就好了。”
“去那里去那里。”孙红叶指着路边叫。
几个人这会儿已经走到了地铁站西边,快到世纪广场了,路两边全是大型百货,霓虹灯从地面一直铺到楼顶,把整个天地都映得五颜门色的。
进了商场就好多了,没有风,人也多,身上舒服了好多。
申城江宁路虽然是全国最闻名的商业街,但实际硬件并不如它的名气那么靓,基本上商场店铺都保持着二十年前的风格,陈旧又高高在上。
和店外华丽的街道高耸的霓虹反差有点巨大。
营业员板着脸站在柜台里,操着海味的普通话,俯视着这些密密麻麻挤进来的外地乡下人。
大抵在她们心里,外地都和浦东一样,到处是泥泞和农田,弄堂窄小一片破落,人们都挤在翻不开身站不直腰的房子里。
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都没出过远门,都是凭着想像臆测,印像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所以说人没事儿还是得经常出门看看。
不过不管怎么说,申城的繁华是毋庸置疑的,申城生产的机械产品还有针织品质量也的的确确是极好的。
在过往的几十年里,能买申城货,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贵,票也不好淘弄。
虽然到了后来凭票制度取消了,但价格也跟着上去了,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这也是申城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地位比较高的一个原因,也是申城人心气儿高的一个原因。
孙红叶帮所有人买了身衣服,大家把自己重新包裹了一下这才又从商场里出来。
走到世纪广场这边,正赶上有演出,围着密密麻麻的人头,音乐声随着风飘出来。
唱歌的张彦明一个也不认识,不过两个人的小助理都挺兴奋的,拼命的跟着鼓掌,六个安保员打量着周围把大家保护在中间。
这里没有专业的舞台,就是在街边空地上搭了个狭长的台子,布置了灯光,任行人围着看。
看小助理的意思,表演的人名气都不算小,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想来应该是政府这边的什么活动吧,也没人打听。
这会儿明星的身价还低,所以但凡有个什么活动都不在乎请几个大牌过来。可能明星的费用都没有场地设备费用多。
所以虽然现在经常有各种演出邀请发到工作室那边,张彦明都没什么兴趣,叫张永光拒绝了。出来还是很辛苦的,又不挣什么钱,出来的意义在哪儿?
当然,他也不赞同几年以后的明星天价酬劳,什么都应该有个度,有个标准才对。
等演出结束散场,夜已经深了,大家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是星期天,大家自由活动,去到处逛逛看看,买点东西。不过好像大家对这边的特色特产兴趣都不太大,包括孙红叶。
基本上都是各种吃食,甜食,糕点,糖,都是张彦明孙红叶他们这么大年纪的人小时候向往的东西,十几年就没什么变化。
很多有名的老字号,传统美食都渐渐失去了光环,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就是源于这种不做改变。
七十年代,一块水果硬糖都能让孩子兴奋好几天。
八十年代,一块蛋糕就可以让一个孩子美滋滋的露出开心的笑容。
九十年代,好看的衣服和进口玩具占据了小朋友们的心。
什么都是在不断向前的,包括喜好和诱惑。
那些几十十几年前盛名传天下的东西,在今天已经变得普通又普遍,不改变自然就是消亡。
尤其这些所谓老字号,历史名吃什么的都是公营。公营嘛,大家自然就理解了。
礼拜天晚上,张彦明坐在房间的沙发上拿着张申城地图在看,孙红叶靠在床头上看书,她的电话响起来。
孙红叶以为是两个小丫头,看也没看就接通了。
“枫城实业公司的孙红叶是吧?”
孙红叶皱了皱眉头:“谁呀?”
虽然不太讲究这些事情,但这么被一个听起来很年轻的人硬梆梆的指名道姓心里也是极度不舒服的。
“我是地产业协会的,通知你明天来参加会议,别忘了,尽量提前点过来。”
“你是谁?”
“我是工作人员。”
“你是谁的工作人员?你是什么级别?我的名字是你随便叫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