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摇滚教父》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摇滚教父 () >> 第382章 谁在乎那玩意?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186810/

第382章 谁在乎那玩意?(2/3)

瑞奇-马丁。

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开销又过于巨大,红的时候风光无限,一旦不红了,立刻就破产的明星也不在少数。

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这位巅峰时期年入数亿美元的拳王,在退役之后,甚至沦落到不得不去圣费尔南多山谷拍艺术片还债的地步。

很多有头脑的明星,都会在有钱的时候选择投资其它的行业,这样万一哪天赚不到钱了,也依然能够维持奢侈的生活。

归根结底,明星这份工作,所谓的梦想、出人头地,只是说出去好听罢了。

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财和名。

哪怕是后者,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想要维持奢侈的生活,没有钱怎么能做到?

想了想,罗杰没有对安妮的举动做出什么表示。

投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除非安妮主动开口,否则罗杰都不会去过问。

简略地询问了一下庄园近期的运转情况之后,打发走蒂娜-林,罗杰又低下头,继续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阿瓦隆幻想曲》虽然还没录完,但是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的阶段。

后期和录音同步进行,这本就是专辑制作中的常态。

技术上的东西都由迭戈的团队去处理,这方面罗杰不懂,也插不上手,仅仅只是定期检查进度,偶尔和迭戈碰个面,讨论后期制作当中的问题。

《大卫-鲍伊》、《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两张专辑发行了几个月,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罗杰亲自过问,剩下的就是等着收钱就行了。

虽然mad唱片为《大卫-鲍伊》申报了今年的格莱美,但乐队并没有报太大的期望。

从公关团队的反馈来看,这届格莱美上,这张专辑能够拿下重要奖项的可能性确实很低。

有许多评委都认为,乐队这几年在格莱美上的风头太强劲了,不利于所谓的“平衡”。

说到底,这张专辑确实足够优秀,但也没有优秀到让格莱美不得不将奖项给它,否则就会失去公正性的地步。

——这样的专辑,在历史上甚至都没有出现过,只存在于某个小群体的【传说】之中。

若是以那些经典名著来举例的话,大概要到贝多芬的《命运》那种程度才能算得上。

哪怕是披头士的《yeerday》,都要差了不少。

通俗点说,这样的专辑,在流行音乐市场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例如某位评论家的评论就很能代表这群“专业人士”的普遍观点。

“这是一张毋庸置疑的、制作精良、品质卓越的专辑。但和《埃尔文斯{elvis}》这样的作品比起来,还远远不足以称为【伟大】。”

嗯,后者是普雷斯利-king的代表作,这位已经去世二十多年的巨星,和前世的猫王在乐坛的地位差不多,稳居第一,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

——这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支披头士这样伟大乐队的缘故,否则这个排名要降低一个名次。

事实上,乐坛的“专业人士”们和好莱坞的学院派一样,都是一个怀旧的群体,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永远认为过去的就是最好的。

很多伟大的歌手和乐队,都是到销声匿迹数年,甚至于数十年之后,才被人们正名。

开创了流行文化的猫王有多么伟大,这一点确实无可争议,但要说《大卫-鲍伊》和猫王的作品之间的差距有天与地那么大,那就很过分了。

这也是为什么罗杰很少去看自己作品评价的原因。

因为这些评论家们很少给出真正完全公允的评价。

至于歌迷的评价……

清一色的“牛逼!”、“太好听了!”、“……”

诸如此类,有什么好看的吗?

咳,好吧,偶尔看看还是挺爽的。

正这么想着,罗杰的手就不受控制的摸到鼠标上,点开一个摇滚乐迷的lun tan。

作为北美目前最为流行的摇滚乐队,如今的各大摇滚lun tan,基本上随处可见乐队的粉丝。

虽然远远达不到占领互联网的地步,但差得也不多了。

当然,就和前世一样,摇滚乐的粉丝永远是一个huo yao味很重的群体,有多少人喜欢乐队,就有多少人憎恨乐队,到处都可以看到乐队的粉丝和黑粉互喷。

随便打开一个推荐《大卫-鲍伊》的贴子,就能看到有人在骂乐队做出的专辑是一坨翔。

罗杰本来还有点不高兴,但看着看着就乐了。

“darkness?他们不是朋克乐队吗?华丽摇滚是什么鬼?”

很显然,这家伙对乐队的了解,仅限于早期的《怪胎》、《希望》等几张专辑。

“楼上的太落伍了,建议你去听听他们最近两年的作品。”

“《大卫-鲍伊》算什么xx玩意?《波西米亚狂想曲》才叫经典!”

“楼上傻x。”

……

画风又迅速转向不可描述的奇怪方向。

在罗杰的前世,大卫-鲍伊和皇后乐队的几名成员,实际上是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

除了《压力之下》这首歌之外,还有过很多次的合作。

比如说皇后乐队在1982年的专辑《e》中,大卫-鲍伊就为这张专辑的《》录制了和声,这也促成了《压力之下》的诞生。

因为歌手和乐队之间私交很好的缘故,双方的粉丝之间关系也都不错。

大多数人是两者共同的粉丝,即使不是

状态提示: 第382章 谁在乎那玩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