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猜灯谜(二)(1/2)
杨昭被说中了心事,有些恼羞成怒。
“我起码是想出了答案,虽然不确定对错。你呢?恐怕什么都想不出来吧!”
“我连谜面还没看,你……你怎么知道我猜不出来?”
“好,那我等你,看你能猜出来不?”
“好,你等着!”
那人跟杨昭一阵言语针锋之后,才发现中计了。
“好啊!你分明是不确定答案,不敢确认,所以才在这里耗时间。却说什么等我?”
杨昭为自己的英明一阵自鸣得意,反驳道“是又怎么样?不是又如何?你敢让我看你猜谜吗?”
“我有什么不敢?你……你分明是胡搅蛮缠……”
“是吗?你到底敢不敢吗?”
“哼,怕了你……你想看就看,想耗时间就去耗吧!反正是限时两刻钟,你的时间已不多了?”
那人不再管杨昭,径自去看谜面去了,杨昭虽语言争锋胜了,但又想到两刻钟的时间也快过去了一刻钟,不由有些焦急起来。
唉,看来杨炎这个书呆子也有些可取之处,他在这里的话,也可以给我提醒下,最不济,商量讨论下,说不定能给我以启发……
杨炎思路无果,只得再度看起谜面,反复思考起来。
然而他的思路已经进入了一种固定看法,就很难再打破常规,想出其他的解释了。
快到两刻钟的时候,杨昭仍然在冥思苦想。
杨太真道“昭哥哥,时间快要到了。”
反复提醒几次,杨昭才回过神来。
“时间快要结束了吗?好的,我们这就过去。”
杨昭嘴上说着,却期期艾艾的往提交答案处走去。
旁人都感到他速度慢如蜗牛,幸好杨太真人小步子也小,反而不觉得。
再远的路,都有尽头。何况这也没有几步路。
两人来到花灯旁边一处条案旁。也有部分人向此处走来,不过大多是高兴的到来,失望的离去。
条案后站立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他留着几撇稀疏的山羊胡。目视前方,一脸严肃。
杨昭见此,心情更是有些七上八下的忐忑。
还是硬着头皮道“老先生,我……我来写谜底。”
原来杨昭刚才已见了,一旁的人都是用条案上的毛笔,将答案写在已经摆好的竹简上。
杨昭在竹简上隶书写下“明”字,而后一脸期待的看向那人。
那人摇了摇头。
杨昭脸色由期望变为失望,复又变为疑惑、不相信。
反复思量,终还是忍不住道“我答案不对吗?”
“不对!”那人说出否定的答案,不带丝毫情绪波动,或许他已见惯了这样的事。
对杨昭来说,却是脸色失望更甚,疑惑更甚。
“我可以知道正确答案吗?”
“灯会结束,我会一道解答每个灯谜的谜底的。”
“那如果我现在就想知道呢?”
“现在我也可以告诉你,不过知道了,你就得在我身旁等候,到今晚灯会结束,防止你告诉其他人答案。”
杨昭有些生气“怎么能这样?今晚这么热闹,还还想去其他地方逛逛呢?”
那人却不道“我只负责接收答案和解答谜底,其他不归我管。”
说完就不理他。
“你……你怎能如此?”
那人旁边一小厮见此,说道“这位小哥,你可以去逛逛其他地方,我们灯会当在戌时末结束,到时其提前返回等待答案揭晓;或者你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灯谜,说不定就有对你来说很容易的呢!”
杨昭道“哼,我再去猜,是不是又要重新交定钱?”
小厮干笑两声“嘿嘿,小哥果然聪明。”
杨昭考虑徘徊一阵,终还是决定再去尝试一把。
“太真妹妹,我们再去猜一个灯谜看看。”
“好的,不过我哥哥和福叔怎么还没过来?”
“应该快了吧!”
。。
却说收定钱的那个青年,当时接过杨昭手中递过去的玉佩,爱不释手的把玩着。
把玩半晌,又拿眼去细瞧。
细瞧之下,发现玉佩正面雕刻一只猛虎,背面的雕刻一些花纹,花纹旁边却还有一行小字。
青年再度细瞧之下,终于认出了这行字“上、柱、国、汪。”
他口中喃喃自语道“上、柱、国、汪……连起来应是——上柱国汪。”
他心中思量。
上柱国?本朝没有这一官职。前朝隋、以及之前的、北周、北魏似乎都有这个官职。
听人说,“上柱国”可位比现在“开府仪同三司”,甚至可位比宰相呢!
如此看来,这玉佩来历挺不简单。
只可惜,不是我的。
青年正自感叹,感觉身前又站有一人。
于是头也不抬的道“前面的应该都看到了,定钱一文钱,去猜一个灯谜,猜对,可得花灯或七十文,猜错定钱不退。”
却听身前人道“我的玉佩还可以吧?”
他抬头一看,又见杨昭正盯着自己手中玉佩看,似乎这才想起他是谁。
青年讪笑两声“小哥又回来了,前面灯谜猜得如何?”
杨昭道“我想在猜一次。“
青年人将手伸出来。
杨昭道“我用这玉佩再押一文钱。”
青年人却笑了“小哥莫要说笑,你这玉佩已经押给我们了,虽说押金只有一文,但在你还钱之前,这玉佩就属于我了,怎可再行抵押?”
杨昭气急败坏道“是你说笑才对,我这玉佩再押一文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