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巡街御史(1/2)
中州皇城,承乾殿。
四帝英宗升坐早朝,扫视殿中文武朝臣,问道:“哪位卿家有本启奏?”
“臣,有本启奏。”
文班中有一人抱本而出,躬身立于九龙阶前。
四帝英宗龙目一览,见是巡街御史严宸,点头道:“严卿家,有何本奏?”
黄门侍郎赵巽伺候在侧,当即步出九龙口,在严宸手中接过奏本,转身回到龙书案旁,呈于御览。
四帝英宗一见之下,脸色微变,但却没有发作。身为帝王,唯有喜怒不形于色,才能莫测高深,才能让文武朝臣谨小慎微。
他扫视殿中群臣,道:“严卿家,将所奏之事,说与众卿。”
“陛下,微臣领旨。”严宸躬身一礼,随即转身,扫视殿中群臣,朗声道:
“诸位大人,近日城中流言四起,想必诸位也有所耳闻。那流言称:齐平侯府惨遭血洗,死亡一百六十人。而凶徒并没有就此罢休,又设阴谋构陷杨振绑架太学生,胁迫朝廷重臣。”
严宸话音刚落,有六人脸色惊变,心中忐忑不安。
这六人自然是六部尚书。
他们与老太傅合谋实施苦肉计,构陷杨振不假,但血洗侯府,却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这罪过太大,甭说他们,就是老太傅也承受不起。
“就此流言,该如何看待,众卿议一议。”说完,往龙椅上一靠,开始闭目养神。
当然,他目闲耳不闲,支着耳朵在倾听,心中更是风云迭起。近日,围绕着靖州齐平侯府发生了太多的事,俨然风暴中心。
这是一种征兆,变乱动荡的征兆,由不得他不重视。
大殿上,群臣以巡街御史严宸为中心,发表各自的观点,有人质问,也有人附和。
“严御史,这无凭无据,何以言辞凿凿,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严宸扭头看去,见是吏部尚书葛千忠,当即冷笑道:“葛尚书,对于杨振绑架令孙一事,想必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又何言……无凭无据。”
说完,不错眼珠的盯着吏部尚书葛千忠。
葛千忠闻言,吓得不轻。他的确心知肚明,因为就是他们设计的,莫非……
不怕说错话,就怕听错音,更怕会错意。
葛千忠疑心生暗鬼,以为他们的勾当被严宸查知,故此不敢再继续发难。
其他五个尚书听到严宸的话,也打了哆嗦,心里为之一揪。
心存阴邪,终究没有底气。
刑部尚书执掌刑律,心思还算缜密,思索片刻,出班望阙躬身一礼,转身目视严宸,道:
“严御史,我等孙儿失踪之事,陛下已派员察查,结果如何,遑且不论。就侯府惨遭血洗之事而言,既无州官奏事,又无驸马报丧,纯属流言蜚语,又何以当真?如今真相不明,严御史夸夸其谈,岂非过于穿凿附会。”
刑部尚书深谙律法,思辨敏捷,一语中的。
“刑部尚书荀仓,都说你老谋深算,却也如此不智。”严宸心中暗自冷笑。
严宸乃是御史言官,刑部尚书荀仓跟他玩言语机锋,殊为不智。
“荀尚书,此言差矣。流言蜚语无论可信与否,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须知,人言可畏!何况,如此流言,并非无的放矢。”严宸反驳道。
刑部尚书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无言以对。毕竟,正如严宸所言,人言可畏!一旦形成舆论压力,后果不堪设想。
武将阵营中无人发言,他们大多性情中人,这种勾心斗角的事,并不是他们的专长。既然说不到点子上,还不如冷眼旁观,免得自欺欺人。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也有人抱有想法,不过却没有表露。因为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睿王身上,睿王不表态,他们绝不发言。
朝堂上的争议逐渐平息,最终归结为一个声音,那便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龙书案后,四帝英宗陡然睁开了眼睛,扫视文武朝臣,问出了第二个问题:“既然如此,又将如何处理?六位尚书俱在,可有良策?”
六位尚书闻言心里一震,这满朝文武,惶惶诸公,为何单独问他们六人,别不是……里面有套头吧。
“臣等愚钝,不知如何区处,伏乞圣裁。”
六部尚书纷纷出班跪倒,口称自己愚钝,想不到任何办法,又将皮球推了回去,重新还给四帝英宗。
四帝英宗扫了六部尚书一眼,佯作龙颜大怒,怒喝道:“尔等身为部卿,不思与君分忧,反而敷衍行事,着实可恨。此事便交尔等察查区处,若再迁延懈怠,必定严惩。”
四帝英宗乾纲独断,当即刷下严旨。
“臣等领旨谢恩。”六大尚书叩头领旨,起身回班,就如同吃了死苍蝇一般,心里很是别扭。
“陛下,此事不妥。六位尚书的孙子被绑架,他们本就舍身其中,理应回避。而今让他们主理此事,有违纲纪,于理不合。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派要员。”巡街御史严宸进言道。
四帝英宗扫了严宸一眼,“朕意已决,勿复再劝,退下!”
“陛下!三思啊!陛下……”
啪!
严宸话未说完,四帝英宗龙颜大怒,猛然一拍龙胆,怒喝道:“嘟!大胆严宸,拖出去!”
两名禁卫闻言走上金殿,架起严宸往外就走。
“文死谏,陛下,三思啊!”
严宸喋喋不休,直到被拖出殿门,声音才渐渐平息。
六部尚书偷偷传递眼色,他们心中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