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入律 第六十五章 人间烟火(2/2)
。香火供养而言,分居于三岸的三个大寺香火要比栖霞寺兴旺得多。
栖霞山山高路远,又没有多少特色,京中之人娇贵又眼神毒辣,没有看得上眼的特色他们懒得爬那么多级台阶。
栖霞寺在京中四大寺中也太平凡了点,善男信女们上一趟山多半是半个和尚也见不着。
曾经有人逮着个和尚问过为何上山半个和尚也见不着?
那个和尚一副欠揍的表情说见着半个和尚的话还不吓死人呐!
栖霞寺的另类可见一斑。
柳易上山同样只见大寺,不见一个和尚,也没见到一个行人。
柳易返身下山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以苍老的声音说道:“你也被人放进三教之争中了。”
柳易转头去看,一个人也没有。
兴科举之后三教之争早已变成了两教之争,莫名其妙。
……
……
腊月二十六,囊肿羞涩的柳易买了笔墨纸砚一应之物。
忙了一早上的柳易下午就在西岸开始出摊了,他也做起了mài_chūn联的生意。
柳易字写得不算好,就以大字代替小字,笔画粗壮,看起来极具喜庆的臃肿富态,再加上柳易心,开工就赚了二十两银子。
柳易旁边的那个书生就不行了,神情木讷,张嘴半天也没有声音,因该是个遇到陌生人就不敢说话的结巴。
那个书生好像脑子有病,新年将至,喜气洋洋,所有人都是穿着红炮子欢笑着迎接春联,就他一个人十分另类,偏生要在这时节卖白纸挽联。
挽联无人问津也就罢了,由于受他的影响,附近几个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吆喝的书生的生意也受了极大的影响,有顾客前来挑选的时候免不了会四处张望两眼,一不小心看到白纸挽联后索性将手中十分喜庆的春联也扔了就走。
好些个笑着来逛街的城里人见了之后少不得骂上几句,大过年的见了白纸春联,众人心情都不会很好。
一根筋的蓝袍书生这几日在好多地方摆过摊子,南岸他也去过了,那边都在等着大官青睐的书生们早已使出浑身解数,书画双绝家里并不缺钱的书生们早就高价买了出摊的好位置,无不摆出平生最好的字画。
蓝袍书生因为只卖挽联,到哪里都在被排挤,实在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位置了才选择来西岸摆摊。
柳易看着这个一根筋的愣头青,真是佩服佩服。
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汝阳城从来不缺读书人,煌煌大城里的百姓们世代在汝阳城里扎根,哪家都有几个读书人的亲朋邻里。
过年时节大户人家从不缺春联,大户人家有丹青圣手的好友赠送的春联,上官赏的春联,下面官员送的春联,只有贴不完的,没有不够贴的。
小户人家也有几个书生亲戚,首善之区的百姓也改不了爱占便宜的心性,春联一事上也会想着法占便宜。
他们很多天之前就跟侄子辈的读书人说过过年时需要几副春联了,书生们的字有人认可了自然高兴,经常都是满口答应不在话下。
等到家里米糊熬好了的时候那些亲戚才会拿着红纸匆忙地来向书生讨要春联,不客气的亲戚们经常是在书生写完之后就拿着对联风风火火地离开了,三瓜两枣也不会留下。
书生面子薄,不好意思要润笔,有些个腆着张厚脸皮的亲戚更是过分,对联所用的红纸都需要书生自己出了他们才满意。
读书人气量大,可能就算是家贫也不会计较这些,但有些亲戚不但不念好,反而得寸进尺,看到邻居家贴的春联也是侄子帮忙写的,并且念着比自己家的喜庆的时候,泼妇们反倒会去骂侄子几句,什么有辱斯文的话都说得出口。
柳易刚搬进小巷住了几天,腊月二十九酒有两个人来认亲戚了。
什么姑父家姓这个,侄儿娶了哪个姓的媳妇。
他们知道柳易是读书人,又见到柳易屋内有一身华贵的道袍,自然是想着法攀上亲戚关系,什么时候写写书信、什么时候化解鬼神都需要人。
世代生活在汝阳城的百姓间有一句俗语:遇到外地人的时候,能动嘴巴说的动的事就别胡乱花钱,否则是给天子跌份。
城中大街上的百姓可能知道什么叫端庄,小巷子里的百信则是泼辣惯了,爱占便宜的心性也习惯了。
小巷里这家的洗脚水泼到了那家的屋门口,都是要吵架的,有些个跋扈的妇人经常是吵着吵着就跳上前去撕扯了。
旁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白花花的胸脯子能露出来,不看白不看,看了的话,生津止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