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太空垃圾清理技术(1/2)
见李卫国摆了摆手,吴浩笑着转移话题:“事实上这款激光战略拦截系统还有一个功能,或者说巨大作用。
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清除一些在轨的垃圾碎片,从而避免这些碎片对于我们重要卫星和航天器的威胁和破坏。”
这倒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运用途径。李卫国和汪良工他们都不由的点了点头。
目前在地球空间轨道上存在着大量的垃圾碎片,这些碎片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比如一些失效故障或者退役卫星的碎片,还有一些航天器的碎片,甚至还有一些军事实验所存在的碎片。
这些失效的卫星,航天器,在轨道上互相碰撞,从而形成了更多更小的的垃圾碎片。
而随着近些年来,太空中的卫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小型微型卫星,和大规模往轨道上送的规模化卫星星座。
导致了太空轨道上的垃圾碎片越来越多,这些垃圾碎片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人类发射的卫星和航天器。
近些年来,已经发生过多起垃圾碎片撞击航天器和卫星的事件。比如著名的国际空间站就曾经不止一次被垃圾碎片撞击过,有几次还非常严重,造成了舱体气体的泄露。
所以各国科学家各国军队都在进行研究,如何避免这些垃圾碎片对在轨航天器或者卫星造成损害。
甚至各国还计划搞个国际公约呢,旨在减少太空垃圾和碎片的产生。不过嘛,这方面涉及了各国的利益,而且各国的诉求也不一样,所以很难达成。
但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太空碎片的产生。比如很多国家的卫星和航天器报废之前,都会用仅存的燃料对卫星或者航天器进行变轨,让它们改变方向,坠入大气层烧毁。
可是嘛,这还只是个倡议,根本没什么约束力。而且卫星变轨方面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航天大国掌握,至于那些一心想发展航天的别的国家,能将卫星送上轨道就是一种举国欢庆的盛事呢,还管会不会产生太空碎片的。
即便是他们在意这个,也没有这方面的实力和技术啊。加上各国的一些故障失控失联的卫星,太空轨道上的垃圾并没有减少,而是在不断的增长扩大。
除了这些太空垃圾会影响当前在轨的航天器和卫星安全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些太空垃圾和碎片占用了很多宝贵的轨道资源,要知道这些轨道资源是有限的,被占领了以后就没有了。
所以各国才会争相恐后的发射卫星,抢占这些宝贵的空间轨道资源。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珍贵,价值非常高的轨道上有一些卫星退役和故障后产生的残骸垃圾和碎片。
这些卫星和航天器残骸以及太空垃圾碎片,继续占用着这些宝贵的轨道资源,想要让它们全部依靠地球的引力逐渐降低轨道坠入大气层烧毁,这需要一个非常慢的过程。显然目前各国不愿意等这么长时间,所以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何清理这些太空垃圾碎片和卫星残骸,腾出这些价值比较高的宝贵轨道资源。
关于如何清理这些卫星残骸和太空垃圾碎片方面,各国的想法都差不多相通。
在之前有航天飞机的时代,米曾经利用航天飞机成功的在轨道上捕捉已经故障损坏的卫星,然后将它带回地球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又再由火箭发射到了太空。
这就是一种卫星捕捉回收技术,米利用航天飞机在太空中执行了多次这样的任务,并且对在轨道上的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卫星进行维修保养。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对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几次维修保养了,不过这项技术在米航天飞机接连出现重大事故,最终选择退役后结束。
除了航天飞机外,科学家们又提出来了其它几种卫星的捕捉和回收技术,这项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卫星残骸的捕捉回收清理。
简单来说,就是发射上太空一颗卫星,让这颗卫星不断的靠近目标卫星残骸,然后释放捕捉网或者捕捉爪,将卫星或者卫星残骸抓住,然后又卫星脱离轨道,携带体坠入地球。
这项技术依照目前的各航天大国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起来,其实并不困难。只不过吧,这项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敏感一些。
既然这项技术能够将卫星残骸捕捉,拉入大气层烧毁。那么它为什么不能将正常在轨运行的它国卫星也抓住,然后拉入大气层烧毁呢。
甚至是在拉入大气层烧毁之前,然后利用卫星上面的间谍装置来窃取这些卫星上面的秘密。
虽说这项技术毕竟敏感,且容易遭到各国的反对,但是关于这项技术的研究各国一直都没有停歇,都在秘密进行呢。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公开展示这方面的技术和实验成果罢了。
而还有一项技术呢,其实和这项技术差不多,也是发射一颗卫星上去。不过呢,这不是去追逐抓住目标卫星或者卫星残骸,而是张网以待,等待目标卫星或者目标卫星才会主动‘投怀送抱’。
简单来说,就是这颗卫星由火箭送上目标轨道后,在经过不断的变轨,使其轨道和目标轨道重合后,随即卫星展开一张巨大的太空网。然后减速等待目标卫星撞到这张大网上。
当然了,这是被动方式,还有一种主动方式,那就是利用卫星张开的大网来捕获拦截相关轨道上面的太空垃圾。
等到捕捉的太空垃圾碎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