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粥棚再遇(1/2)
尽管已经是七八年以前的事情,现在的唐朝恢复得很快,并不象麴文泰以老眼光所看待的那般穷困潦倒。但要支撑远征高昌的军事行动,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马周所说的十室九空并不为过,李二陛下也认为远征将使数郡在几年内难以恢复,不由得叹了口气,但脸上的线条又很快棱峻,显是决心已定。
除非高昌改弦更张,否则,李二陛下定要远征讨伐,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
马大秘观察李二陛下的神情,便知其已决意远征,不禁暗自苦笑。
物资的筹措运输,军队的调动集结,还要再加上朝中反对的声音,要远征高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
粥棚前的空地上,已经或站或蹲地有几百号人,有的三五一伙,有的独自一人,眼巴巴地等着施粥。
等的时间长了,人群难免嘈杂喧哗,一个站在粥棚前的大汉不高兴了,黑着脸高声叫道:“午时开饭,还有一刻钟。规矩呢,再讲一遍,都听清楚……”
“娘,那人说了,吃饭不要钱。”一个枯黄瘦弱的小女孩由母亲牵着,边走边高兴的说道。
“乖啊,等会就可以吃饱饭了。咱快点走,要不就抢不上了。”妇人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同时感觉饥火难耐,脚步匆忙,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旁边一个老者伸手扶了一把,好言安慰道:“不用抢,要排队的。嗯,就是一个一个挨着来,乱抢要被赶走哩!”
几口大锅内的杂粮粥冒着热气,里面加了盐,还有蔬菜,弥漫出米香,对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真是难得的美味。
对,排队啊!旁边的一个跛脚男子咧了咧嘴,再次提醒自己可别忘了。
不知是哪个善人开的粥棚,煮得又稠又香,可要求也多,不守规矩便要吃苦头。
嗯,其实也挺好,那个惯于恃强凌弱的无赖不是被揍了一顿赶走了嘛,对老实人来说,有规矩还真是个好事儿。
“会木工的这边来,会瓦匠的到这边,铁匠这边,光有力气的这边来……管饭管饱,每天一稀两干,还有两升米的工钱……”
几个象是官府小吏的人在另一边摆好桌子,几个汉子在桌前冲着人们吆喝着。不时有男人走过去,怯生生地询问具体章程。
尽管喝粥饿不死,可也撑不着。本身的特长,还是力所能及的工作,还能从中得到米粮,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毕竟,只想喝粥混日子的懒人还是少数,而老弱病残则不在此列。
两升米就是四斤,一个人做工,不仅能吃饱,连家里人也能吃上粥饭,还不算是好事吗?
“咣咣咣!”
铜锣声终于响了起来,人群嘈杂喧嚣起来,粥棚前的壮汉大声叫道:“施粥时间到,排队,排队,不准争抢。”
又有几个护院模样的汉子,横眉立目地走出来,紧盯着排队的人群。
来过的难民都知道,对拥挤插队的人,这几个汉子会毫不客气地给揪出来,还少不得一顿拳脚。
人流在几口大粥锅前慢慢移动,浓稠的杂粮粥一大勺一大勺地盛进百姓手中的器皿里。
那对母女排到了,手里只有一个豁了边的破瓦罐,都是怯生生的模样儿。
舀粥的上下打量了这对母女,看着小丫头眼巴巴地直舔嘴唇,不由得抽动了下嘴角,大勺连盛,直到将破瓦罐装满,还叮嘱了一句,“新来的吧,饿得久了,不可吃得太急,晚上还会再开粥呢!”
“谢谢,谢谢。”母亲没口子的道谢,提着瓦罐和女儿匆匆走到一旁,小丫头一直盯着冒着热气的粥,眼睛眨也不眨。
“慢点吃,慢点——”母亲忍着饥饿嘱咐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人心疼。
“唔,娘,你也吃。”小丫头吃得满嘴都是,还没忘了母亲。
“一起吃,晚上还有呢!”母亲欣慰地笑了,虽然面黄肌瘦,还透出几分秀丽。
斯嘉丽坐在粥棚里,看着一个个难民领了粥,还不记行礼道谢,小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经过一天的混乱,让徐齐霖的组织安排下,今天终于是有了秩序。
所以,徐齐霖便撒手不管,全交给斯嘉丽和府中的下人。不过,连他连连感叹唐朝人的淳朴。虽然绝大多数都没读过书,可这素质比后世强得太多。
“咦,是你。”斯嘉丽惊喜地叫了起来。
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在粥棚外注视着她,仔细辨认,立刻认出了那个小乞丐,昨天好象就来过,今天是第三次见面了。
“来,上姐姐这来。”斯嘉丽向小乞丐招着手,笑得亲切和蔼。
小乞丐今天还是那身破衣服,可却象是洗了脸,不是那么脏兮兮的样子。手里拿着个不知从哪捡来的豁了个大口的破碗,喝完热粥好象没饱,可眼巴巴的又有点不敢再去领。
面对斯嘉丽的招唤,小乞丐有些胆怯,但犹豫着,还是壮着胆子慢慢地走进粥棚,来到斯嘉丽面前。
“这一碗粥能吃饱嘛?”斯嘉丽看着小乞丐手里的空碗,伸手从旁边的篮子里取了个胡饼,微笑着说道:“看,猜着你今天还来,特意给你买的。”
小乞丐眨了下眼睛,嘴角上弯,露出很腼腆的笑意,伸出小手接过胡饼,却没再象那天般狼吞虎咽,轻声地说道:“谢谢姐姐。”
斯嘉丽摆了摆手,问道:“还有家里人嘛,不会是就你一个在外孤独吧?”
小乞丐垂下头,好半晌才闷声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