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山上的声音(1/2)
“这是鲳鱼,南海海域才特有的一个品种,名叫七点鲳鱼,偶尔海钓能遇上。”
陈凡还得感谢那场水龙卷,不然他也见不到这样大一条七点鲳鱼。
“如果是活的话,我们看到也只能绕着走了,没法,这玩意也成了海岛省sān jí保护鱼类了,十分稀有。”
“那这样没事吗?”
刘明看着陈凡几斧子下去,就把近三十斤的七点鲳鱼给砍成了几块,有些疑惑道。
“没事,这是自然灾害死亡了的,何况它也不算濒危一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影响并不算大。”
如果是极度濒危的话,见到,要么掩埋,要么就需要上报给有关部门,然后收集回去做标本什么的。
总之麻烦还是不少的。
“对了,我海岛省人嘛!我常在海边听渔民说‘鲳鱼好退不退,鳓鱼好进不进’,说就是鲳鱼跟鳓鱼的区别。这鲳鱼,算是比较大的了。
一般渔民捕鱼,鳓鱼是轻轻一碰渔网就会调头走人,而鲳鱼骨子里带着几分倔强和野性,必定要挣个鱼死网破,也绝不退缩。
所以,当人类想要对鲳鱼进行人工养殖时,它就像是一匹不好驯服的野马,宁愿饿死也绝不服输。
这也让鲳鱼人工养殖成了一道世界难题。”
“额,原来是这样。”
陈凡还不知道这个,只是当年一个同学是海边的,就特别喜欢吃鲳鱼,估计有这方面的关系吧!
接下来,陈凡又带着刘明继续挑拣。
很显然,虽然是海岛人,但说实话,接触到今天这样的活儿,刘明还是第一次,所以他显得很生涩。
但好在他认识的也不少,就在陈凡正忍着难闻气息,一路难闻呢!
忽然,就看到了一片小不点巴掌大小,看上去皮都是乌黑完好的。
“这是耗儿鱼?”
陈凡问道,要知道,这种鱼可是内地,尤其是西南麻辣火锅上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了。
“对,就是它,不过我们一般叫它马面鱼,学名绿鳍马面鲀,又称马面鱼、象皮鱼、皮匠刀、面包鱼、老鼠鱼、迪仔、沙猛。
肉质一般,不过产量极其的大,仅次于带鱼,营养价值听说很高,蛋白质约与大黄鱼、银鲳相等。”
陈凡点点头:“没错,鱼肝油就是它的肝做的。罐头、冷冻鱼片、鱼糜食品,这些都有。
降脂丸里头也有他。”
“对了凡爷,你说辞这些,不会拉肚子吧!”
刘明跟陈凡一起,把一堆能用的鱼拖到水边,闻着腥味刺鼻,还时不时从鱼身上散发的一丝酸腐味儿,有些迟疑道。
“放心,没事的,多洗一洗,然后我俩多弄点海水,一会儿我教你怎么敖盐。”
“熬盐?你是说海盐吗?”
“对呀,没有盐是不行的,起码要熬出半斤盐来,总得有点味道不是。”
陈凡可不想接下来的干粮什么味道都没有。
把汽油桶带下来,来到海边,就有烧火煮盐的想法。
“那我们,得用多久时间?”
刘明总感觉,这事怎么想,都怎么不靠谱呢!
“放心吧!很快的,去那边弄,我先把这些鱼都清洗装油桶里边。”
“不是用油桶熬盐吗?”
“我还有行军锅,张开的是宽口,水分蒸发的更快,也方便我使用工具。”
接着,陈凡带着刘明弄好了篝火,海水也准备好了。
同时,他打算两人分工,让刘明一边把那些洗好的大块鱼干先抬回山上。
他则是在沙滩边,也就是之前搭建庇护所的位置,生火熬盐!
还别说,刘明混熟了后,陈凡生火都省力了不少。
他直接跑回了船上,带了一些东西下来。
其中陈凡生火的,就是那种酒楼里,看着像一个长长的起子,结果人家是电子打火机,还特长。
虽然这种工具配合天然气更好使,但这不也挺好的嘛!
更好的就是,陈凡又多了两个胶桶,一看就是在帆船上用来盛水,或是储存食物的。
有了他们,陈凡提水就方便多了。
同时,他还用斧子砍了一根木棍,前面方而扁平,后边是便于手捏的原形状,就跟个小木桨类似。
而这时候,陈凡也不忘一边烧火敖盐,一边跟直播间观众互动调侃。
“凡爷你用那木片在锅里搅动,是增加水分蒸发吗?”
“废话,肯定是的了,话说还是第一次见熬盐的,好奇。”
“好奇啥,凡爷一点都不专业,一般在海边,有几种做盐的方法,一种就是盐田,把平坦的沙滩铺平,放海水进去,慢慢等风干,然后过滤就成盐巴了。”
“我知道另外一种,我江南海盐市的,我们有流传下来的敖盐磨具。分成不同拼在一起的,看起来就像是个大铁盘,做煎饼果子的那种。”
“不是吧!煎饼果子,那种锅不是平的吗?海水上去不得漏掉,撒了呀!”
“是不是撒,人家说是像,又不是一样的东西,它wài wéi是一层锅的边沿好伐?”
“额,这就很6了。”
……
陈凡翻找下脑袋里的知识,咦,想不到,竟然跟对方说的一样。
这届水友很给力啊!
于是他道:“没错,晒盐法很古老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在用,但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烧火熬煮,这种方法占到jiǔ chéng以上。
哪怕是现在大的制盐企业,工艺水平到了最先进,也依旧是这样的原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