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巡山二(1/2)
“南匈奴啊!”
便是刘备穿越了许久,见了多少人物,此时也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这也是未来五个南下的少数民族之一,今天既然见到了,就不能放过。
这也是刘备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他虽然相信后人会有更高的智慧,能够解决问题。
但是,刘备总是想着,自己穿越一场,既然如此,最好能够不遗后患于子孙。
骑着马,刘备正想着怎么解决掉南匈奴。哪里知道,那个什么狗屁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一上来就对刘备大礼跪拜,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刘备说道:“小人的祖父、父亲都是为大汉天子而战的鹰犬。”
这个于夫罗的汉语说的字正腔圆,十分流利,他知道自己和手下的性命,都在刘备的手中,所以努力地想在刘备面前留个好印象,好为自己和部下求得一条活路。
他接着说道:“小人的父亲,就是为了大汉而战,这才被匈奴人所推翻,最后被杀的。小人本想请大汉天子为我们做主的,只是天子驾崩,中国内乱,小人无奈之下,这才四处掠劫的,也只是为族人们求一口饭吃。小人也是参加了讨董联军的,小人的祖先、祖父、父亲和小人,对大汉,一向都是忠心耿耿的,这一点,想必将军也是深知的。”
刘备听了,默然不语,最后缓缓点了点头。因为于夫罗说的话,大部分都是真的。
本来于夫罗带兵帮着大汉打仗,结果,南匈奴的人觉得大汉这些年实在是太乱了。他们南匈奴跟着天天出兵打仗,天天死人,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于是,干脆发动叛乱,杀了单于羌渠,另立单于。
而羌渠之子于夫罗到洛阳告御状,不巧正碰上灵帝死了,董卓之乱,所以流落在外,于夫罗无家可归,就留在中原做了强盗,劫掠州县。
只是,刘备记得,好像于夫罗有个孙子,叫做刘渊,此人是拉开五个少数民族南下序幕之人,如果现在砍了这货,未来是不是就没有刘渊了。刘备心中便升起了一股杀机来。
就在此时,于刘备一同出兵的程昱对刘备道:“君侯,日后君侯若是想要插手匈奴事务,这个于夫罗倒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再怎么说,他也是单于之子,名正言顺。”
刘备心中一动,于夫罗其他的不说,至少作为单于之子,于夫罗用来插手南匈奴事宜是名正言顺的,用现代的话说吗,他的身份是有“合法性”的。
而且,刘备也明白,历史上,五个少数民族南下,归根到底还是晋朝的政策出了问题。先是为了害怕别人有样学样,像司马懿以晋代魏那样篡夺了江山,xiàn zhì了本民族的武力。一个大郡只给一百个兵,小郡五十个兵,这点人抓贼都特么都不够用啊。
接着又大肆封建宗王,然后内迁了太多的异族,等到“八王之乱”时,八个王八蛋又大量的武装这些异族,最后被反噬,也是正常的。
只是,苦了整个民族也和司马家一起惨遭劫难,所有刘裕要杀光天下姓司马的,也是天道好还。
多说一句,其实“安史之乱”也一样,大家都觉得是李隆基、安禄山这些人的问题,这倒也没错,李隆基破坏了节度使轮换制度,又让安禄山兼任节度使,给了安禄山太大的权力。
但是,却没有人想过,当时的中国北方被大量的异族,主要是突厥人和粟特人占据,安禄山本人就是突厥人和粟特人的混血。
而这些异族,对中原王朝根本没有归宿感,安禄山根本就是他们的代表,要不然他脑残了,放着好好的荣华富贵不去享受,偏要提心吊胆的zào fǎn。安禄山的手下放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跟着他zào fǎn。
在安禄山父子都死了之后,叛乱也没有停止,就足以说明了一切问题。
“安史之乱”固然有安禄山个人野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两个民族、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
这种事情,不是杀一个、两个头领能够解决的。
想到这里,刘备对于夫罗道:“你起来吧,你对大汉的忠心,我知道了。等到将来,我也一定会帮你重登单于之位。”
听到这里,于夫罗一喜,就要说话,刘备又道:“不过,你劫掠我的百姓,也不能就这么放过,叫你的人放下武器,等我整编,为我打黑山军出力。否则,这里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于夫罗无奈,只得下令手下的匈奴人投降。刘备便命人将他们的马匹都收缴了,只留下武器。没了马匹的匈奴人,就是一群没了牙的野狗而已。
击破了黑山军于毒部,刘备顺手给河内太守张扬送了一封书信,说是愿意表奏他为并州刺史。当然了,并州刺史是不能兼任河内太守的,问他有没有兴趣。
张扬回信,说自己是只想河内太守,对并州没有任何觊觎之意。
同时,张扬对刘备的强势扩张,心中戒惧不已。
对于张扬的反应,刘备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凭张扬这个老好人的性子,根本不是能够在乱世争雄的人物,刘备现在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黑山军上面。只要搞定了黑山军,那内部就没有隐患,这才是可以安心的去争霸天下,这个就叫做“攘外必先安内”。
张燕是冀州常山人,说起来和赵云是同乡,此人来了一个曲线救国,按照“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方式,做了平难中郎将。取得了大汉朝廷的承认,正式成为了地方军阀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