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语中的诸葛亮(1/1)
知晓了前线防守的袁军大部分都撤走了的消息,陶商立刻召集诸将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对策。
僵局已经打开了,先是陶商的跨海袭郡的战略,紧接着又是郭嘉等人在夺取了临淄城之后,来了个将计就计的延展之计,还散播可临淄城失守的消息,配合以“吕翔”的调兵令,将袁军将士都诓骗了回去。
陶商和郭嘉合作搭档多年,彼此可谓是极有默契。
他在细细的思索之后,便了然了郭嘉的深意。
用计谋引诱前线的袁军攻打临淄城,为陶商放空通路,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一旦那些袁军攻克了临淄城,等待郭嘉和太史慈的,就是灭顶之灾。
猜到了郭嘉的用意,陶商不由笑着叹了口气。
都是当了卫尉的人了,做事还是这么不长进,稍不留神就玩火。
既然大致能够猜度出郭嘉的套路,那下一步就是看己方如何配合他了。
听完陶商简单的讲解之后,在场诸将一致表示,立刻出兵,紧随着袁军之后,和临淄城的郭嘉一同内外夹击,消灭袁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掌控住北海和东莱之地,割取青州的半壁江山,用来在河北立足。
大家的想法跟陶商差不多,不过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异议。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老师,学生有一个方法,或许可以更快的令袁军溃败,稳固两郡之地。”
陶商很了解他的这个学生,诸葛亮要么一般不说话,一说话就是精华,其建议每次都可谓是相当的中肯。
“孔明,说说你的想法。”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道:“袁军着急回临淄城,其意甚急,攻势想必也极为强劲,以郭公之能,既然敢出此策,那必然是胸有成竹,有办法应对……”
陶商闻言不由唏嘘。
这事还真就是不一定。
你诸葛亮办事求稳,姓郭的可不是那样的人。
那小子纯赌徒。
诸葛亮继续道:“咱们现在即使回军,也未必能迅速的击败如此盛怒之下的袁军,一个不好,说不得还会受到重大的损失,既解决不了郭公的危机,又需要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陶商点了点头,道:“说下去。”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想要瓦解这些盛怒的袁军,没有什么是比拿下他们主将的首级更迅速的做法了……”
陶商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不愧就是诸葛亮,一语中的。
青州袁军目下的首领是二吕,要想打击他们的战意和怒气,用最小的损失将他们彻底击溃,二吕的人头毫无疑问是最佳契机。
“郭公将临淄城失守的消息放大,为的是引诱前线的袁军士兵们回撤,但同时也定然会引诱当初被丞相骗去北方截杀匈奴的二吕,二吕截杀匈奴不得,又听闻临淄城失守,如此大事,他们一定会方寸大乱,届时顾不得仔细思量便会驱兵回撤,而如今阻拦我军前进的袁军已经都返回了临淄城,到时候,我们只要……”
陶商笑呵呵的道:“我们只要将兵马安排在二吕回兵的道路上,将他们截杀,然后在拿着他们的人头去临淄城解围,一切就自然而然的搞定了。”
诸葛亮拱手道:“老师英明,正是如此。”
陶商暂时的看着摇摆着羽扇的诸葛亮,心中不由大为激赏。
诸葛亮当真是越来越成熟了!
他不但智冠天下,英俊潇洒,特别是在摇摆羽扇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施施然的清秀高雅之气——着实是清新脱俗!
说他是绝代风华也不为过。
而且在这脱俗的仙人气中,还隐隐有一丝从陶商那里学来的贱气。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各类英雄人物,能和目下诸葛亮这股气质相比的——唯有东方不败也。
……
诚如诸葛亮所料,去往北方劫持匈奴,想立大功的二吕守株待兔扑了个空,犹如棒槌一样的在北地蹲了许久,最终无可奈何的往回返。
一路上吕旷气的咬牙切齿,指天立誓,待回返到了北海郡之后,一定要把于夫罗碎尸万段,用朴刀把他切成一片一片的蘸盐巴吃。
就在回返往北海的路上,有斥候回报——临淄城以东,包括东莱郡在内的地盘,为不知何处的冒出来的金陵兵偷袭,全部失守,负责镇守临淄城的主帅邱瑜被金陵军大将太史慈所杀,青州土地大片失陷,临淄城告急。
一听到这个消息,二吕的脑袋一晕,差点没背靠背的直接吐血身亡!
这怎么个情况?
东莱郡失守?
那些金陵兵是怎么跑到那里去的?
二吕不敢再耽搁,他们也没有时间去收拾于夫罗了,两人急忙改变行程,疯了一样的奔着临淄城而去。
一日一夜,二吕不断的催促着兵马行进,一刻也不曾停留。
如此一来,行进的速度固然是加快了,但二吕以及其麾下的士兵们却累的够呛,一日一夜不曾合眼,其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眼看着就要抵达临淄城,在大概距离临淄城尚有百里之地,二吕终于撞进了陶商的包围圈。
“咚咚咚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