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剑拔弩张 第二节(2/3)
惜是一女流;谢明等人各负重责,再加上资历等原因就更不用考虑了。”徐荣听李弘这么说,心里顿时了然。抵御胡人入侵,仅靠目前留守的三万铁骑和几千郡国兵肯定不够,必须要征调黄巾军,但强行征调黄巾军也许会引发并州危乱,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黄巾军自己要求出战。
徐荣微微笑道:“大人是不是中意张燕张大人?”
李弘深施一礼,笑道:“有子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
《吕氏春秋》说,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与卢龙塞,飞狐塞并称北疆咽喉。
自秦汉以来,为抵御匈奴入侵,自西凉的武威、北地开始,到并州的上郡,西河,雁门,再到幽州的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止,共修建了一条长达万里的长城,而自黄河到句注这一段八百里长城,自前朝赵国时就已经修建完毕。这段长城将夏屋山,句注山,累头山,草垛山,黄河联成了一个坚实的防御体系,而句注要塞就座落于其中地势最长最险的句注陉,雁门关就是句注要塞的关城。雁门关虎踞龙盘,雄伟壮观,那里两峰对峙,中有孔道,只可容大雁从中飞行,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大路,盘旋幽曲穿关而过,地势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之重地。
本月初,李弘到达雁门关。平北中郎将鲜于辅,匈奴左贤王呼楼兰,并州刺史张懿,雁门郡太守郭蕴和其他各部将领出关十里相迎。
左贤王呼楼兰四十多岁,身高体阔,嗓音洪亮,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这次随汉军出征的都是匈奴左部落和其他一些小族骑兵,右部落和屠各族以各种理拒绝出兵。大单于羌渠担心匈奴的局势,但同时又不敢违抗大汉皇帝的圣旨,所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左贤王领军出征。大单于为了出征兵力问题,多次和鲜于辅协商,但鲜于辅执意要其遵从圣旨,出一万兵。鲜于辅说,现在匈奴各部虽然心怀异志者有不少,但我大汉国有两万铁骑在度辽水帮助大单于镇守王廷,大单于还担心什么?
雁门郡太守郭蕴祖上郭全曾做过大司农,郭家在太原是名门望族。郭蕴本人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在北疆赫赫有名,虽然已年届五十,但依旧可开三石弓,闲暇还开堂授学,门下弟子众多。此人在雁门任职多年,为官清廉,政绩彪炳,口碑极佳。
李弘经鲜于辅、张懿介绍,和左贤王呼楼兰,太守郭蕴寒暄了一番,随即又和各部将领一一打了招呼。
“这是军司马张震张正滔,假司马吴雄吴雨辰。”鲜于辅指着两个年轻健壮的武将说道,“这次随军出征的并州三千郡国兵就由他二人统领。”
李弘很高兴,亲切地问了几句之后,转脸对郭蕴说道:“谢谢郭大人给我两员悍将。”
郭蕴笑道:“大人的征调令一下,我和张大人就没一天安静日子,各部将领纷纷吵着要跟你出征北上,都要建功立业,我们做上官的很为难,都不知道让谁去好。后来没办法,我就说,这样吧,这几年在雁门关,谁的战功最多谁就去。算来算去,就正滔和雨辰战功最多。这两人都是我的得意弟子,但因为我这个老师没有门路,所以他们至今还不过就是个军司马,委屈了他们。”
李弘笑笑,很理解。在边军就是这样,朝廷如果没人,你功劳再大,最多不过就是个军司马,那已经到顶了。自己当初之所以凭仗军功升到校尉,完全归功于刘虞的大力举荐,没有刘虞的一路照拂,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想到自己即将和故主刘虞会师幽州,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并州的事,就交给徐荣和麴义吧,相信他们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这时站在一旁的张懿指着张震和吴雄说道:“到了幽州,跟着将军大人好好干,如果不能立功受封做个都尉,就不要回来了。”
李弘大笑,望着笑嘻嘻的张懿说道:“张大人,你这是威胁我吗?”
张懿毫不避讳地说道:“大人看看你的部下,还有几个统军将领是军司马?大人的骑兵军将领几乎清一色是校尉和都尉,最小的官也是别部司马。这雁门郡的军队也是隶属大人的镇北将军府,大人好歹也要给几个都尉吧?”
李弘笑道:“张大人,这校尉都尉都是他们一刀一刀砍出来的,不是我说给就给的。”
郭蕴捋须笑道:“将军大人放心,我这两个手下一定可以砍出两个都尉出来,只是,到时候大人可不要亲疏有别,另眼相看啊。”
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句注要塞。
===
过了几天,河内府的三千郡国兵赶到,领军的是郡府兵曹从事徐晃和假司马燕赵。
徐晃二十多岁,高大威猛,话不多,有点拘谨。燕赵和他年纪相仿,略显瘦弱,看上去很机灵。两人都是河东杨县大户人家出身,一起从军,亲如兄弟。这次河东郡太守王瀚到任之后,四下征募人才。徐晃被同僚举荐,王瀚召之相询,惊讶其学识,遂拜为郡府兵曹从事。燕赵因徐晃之故,得以迁升为假司马。
“王大人怎么会让你来?”李弘想起自己向王瀚要桑羊被其当面拒绝的事情,心里很好笑,于是问道,“王大人这次竟然舍得从府衙里放人了?”
徐晃腼腆的笑笑,没有做声。燕赵看看徐晃,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说,让公明兄做个掾史,太屈才了,大人还给将军写了封举荐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