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拍品(1/2)
宋意郑重起身朝着周老和钱阳拱了拱手:“接下来便全仰仗二位了!”
钱阳起身回礼,跟着周老向长桌走去。屋内的鉴定师们早都站在了长桌之前,十几样物品从长桌的这头排到那头,鉴定师们依次排开,倒也不显得拥挤。
钱阳信步走到长桌的最左侧,排在几名鉴定师之后,打算从最前边的一号物品看起,却不想这一等就是两刻钟。
鉴定师们生怕自己看的不够仔细,拿起一件东西便要观摩半晌,直到实在受不住身后之人催促的目光,才依依不舍的走向下一件物品。
终于轮到钱阳了,可桌上第一件物品就让他大跌眼镜。
“这个该不会是把扳手吧?”钱阳翻来覆去地摆弄着手里的东西,任凭他如何发散思维,也实在想不出这会是扳手之外的任何东西。
毫无疑问,这就是他前世常常能见到的一种安装拆卸工具,江湖人称——活扳手。扳手上面锈迹斑斑,透过锈迹还能勉强认出上面铸着12-300的字样。
钱阳不动声色地把扳手放回原处,接着用灼热的目光死死盯住前面那名修士的后脑勺。修士的灵觉远超常人,那人忍不住浑身一个激灵,然后却装出一副毫无所觉的样子继续把玩着手中的陶罐。钱阳撇了撇嘴,只得无奈地继续等待。
当钱阳如愿拿起陶罐,仔细端详了一番后,却露出了满脸的茫然。他看到这陶罐的第一眼就觉得这毫无疑问是一件老物件,因为新的绝对不会做的如此丑陋。
这陶罐表面乌漆麻黑,而且粗糙不堪,就连形状都是歪七扭八,没有丝毫美感,罐口处还有几处陈旧的磕痕。钱阳觉得这就是古代穷苦老百姓家里用来腌咸菜的破罐子。
这种破罐子应该不算古董吧?钱阳仔细回想了一下史前古董含有灵气的原因。史前古董是因为在制作、流通、把玩的过程中凝聚了大量人类的心血,因而有了灵性,有了灵性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吸收灵气。
这罐子的制作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花了多少心血,想来也不会有人捧着个这么丑的罐子把玩,这么说来,它应该算不得史前古董。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罐子若是在他那个时代在世人眼中出现,那么多少也能值两个钱吧?既然有价值,又确实是古物,那是不是说它也应该含有和其价值相符的灵气?
令钱阳迷茫的正在于此。
轻轻放下陶罐,钱阳闭起眼睛慢慢回想玉简中关于史前古董的介绍,依旧没有找到答案。
“看来还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啊!”钱阳摇摇头正打算放弃,曾经的一幕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那是一年前,当时的他还在四处寻求突破炼气三层的办法。唐小果曾带着他拜访叶书然,叶书然在介绍史前古董时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含有灵性越高的古董在漫长的岁月中吸收的灵气便越多,通常也可以简单认为在灾难发生前价值越高的古董灵气含量就越高。”
就是这个!
决定古董灵气含量的唯一条件就是它的灵性,至于价值则只是用来粗略推测其灵气含量的参考。
具体到眼前这件陶罐,既然它毫无灵性,就绝对不可能含有灵气,完全不能用其在史前的价值来推测灵气含量。或者说,它在史前的价值并不是它作为收藏品的价值,而是其它方面的价值。
钱阳豁然开朗,心神舒爽的同时也由衷的钦佩叶书然,这位满身书卷气的师姐不知看了多少书,并且全部融会贯通,才能做出如此精辟的总结。
钱阳忽然笑了,他在陶罐前停留了不少时间,后面修士的目光在他的后脑勺上都犁出了火花。
“都用这一招啊?”钱阳不再停留,继续向前走去。
接下来的几件物品乏善可陈,在钱阳看来,这几个乱七八糟的物件基本就是古代的农具残片,什么镰刀的头啊,犁的刃啊,还有几个看不出是什么的也都是类似的东西。
倒是排在九号的一只镯子令钱阳眼前一亮,这镯子应该是银质的,磨损得有些过分,上面大多地方已经发黑。透过黑锈隐约可以看见简易的花叶刻纹。这镯子细的过分,夸张点说,就像是用一根铁丝掰成了圆形。
钱阳翻了翻记忆,实在是找不出简易到如此程度的镯子资料,不过这镯子的颜色、质地、老旧程度以及上面的刻纹倒是符合老银的特征,至于判断年代,就不是钱阳能够做到的了。
放下镯子继续前行。十号是一件有些破旧的青花瓷碗,若是忽略掉那几个陈旧的豁口,单看器形倒是意外的匀称美观。瓷碗外壁除了口沿的两道弦纹之外没有任何纹饰,显得清素淡雅。碗的内壁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画工很是精美。
钱阳缓缓把碗翻了过来,只见足底部赫然有着篆书的款识“大清道光年制”!
“嚯!”钱阳惊得差点把碗摔在地上。道光年间的官窑青花瓷碗!这东西可值了钱吧?完整的名字是不是应该叫个什么什么灵猴碗?
钱阳赶紧查资料,这样的碗型是常见的鸡心碗,不过带猴子的碗他倒是一个也没找到。
“不应该没有啊?这猴子看起来还蛮眼熟的啊?绝对在哪见过吧?”钱阳用力的思索。
“嗯?眼熟?该不会是那个吧?”
钱阳换了个角度,终于在记忆的某个角落翻出了这只猴子。
“嗯,不错!果然蛮值钱!”钱阳放下瓷碗继续向前走去。
忽略掉接下来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