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 () >> 第13章 (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138631/

第13章 (2)(2/2)

、台球厅等的天花板装饰画都是根据古希腊和罗马的神话以及法国国王亲政、征战等故事绘制的油画,由于采用玻璃窗,采光非常好。从宫廷的装璜可以看出中国帝王与欧洲国王在统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顾撷冈徒手空拳攀升到直径106米,高1270厘米的顶梁柱顶端,眼观四面八方,细细数了一遍,惊叹道:“这座宽十一间,进深五间的奉天殿内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其中宝座二侧六根贴金盘龙大柱,东西二侧各三根金柱。所有柱上的龙首一齐向中央翘首观望,形成万龙竟舞,捍卫宝座的格局。”

文昌君说:“明朝时这些柱子都是从川滇黔粤运来的上等楠木,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时被战火烧毁了。清朝重建时用的都是从东北运来的松木。欧洲的王宫都是石头建筑,比砖木结构的建筑要防火、耐久得多。撷冈老弟,你看这大殿的地面一共铺垫了二尺见方的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名称叫金砖,其实并非黄金制成。”

顾撷冈说:“这种金砖我知道,是我们家乡苏州专门为皇宫特制的一种方砖,因为它的表面油润,乌黑光亮,就像是由乌金制成的,所以人们给它一个美称,叫做金砖。它铺在地上不涩不滑,锃亮平整,经久耐磨,五百多年了,还像新的一样。烧制金砖必须要用一种上好的粘土,经过几十道工序精制成砖胚,在窑里烧制时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火候。这种金砖敲之声音洪亮,其断面无孔,不容易受潮,经久耐用。可惜它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最近听说有人研究恢复传统工艺,又开始小批量生产了,但是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成了珍贵的工艺品。你可以到苏州相城区参观金砖窑,实地考察金砖的烧制工艺,那里有一条马路叫金砖路。”

文昌君说:“什么时候我们路过苏州一定要专门去看看。这明朝的奉天殿,也是最高等级考试——殿试的考场,后来清朝改称为太和殿了,清乾隆五十四年,又将殿试由太和殿移至保和殿。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生要先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士,方可获得殿试资格。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阅卷,皇帝要亲自批阅前十名的试卷。考中状元、探花和榜眼的,皇帝赐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

顾撷冈兴奋道:“听说这次会试的阅卷大臣已经指定,你能否把时空倒流机的视频录像放给我看看,让我先睹为快。”

文昌君说:“好吧,我尽量满足你的好奇心理。”

从视频录像中知道,弘治皇帝已经任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文祯和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为乙丑科会试的主考试官。

顾撷冈说:“通常考中状元、探花和榜眼的都是官宦子弟或者书香门第、大户人家子弟,很少有平民家子弟状元及第的。这两位会试主考官,会不会特别注重出身门第,而排斥贫苦人家子弟?听说状元都由皇帝亲自审定,这位弘治皇帝倒是十分公正廉明,老兄,殿试时我能否亲临考场观巡视,观摩?”

文昌君爽快地答应:“行啊,到时我们穿上隐身服,可以在奉天殿里任意巡游。但是你不能发出任何声响,穿越时要非常小心,以免露出马脚,影响殿试。走吧,我们到中和殿和保和殿去看看。”

只见中和殿是方方正正的亭子型宫殿,与高大宏伟的太和殿、保和殿,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起伏排列有序的建筑格局。

顾撷冈惊叹道:“这种建筑格局,真是独具匠心,显示出中国建筑艺术的风格魅力。这样的建筑布局不会产生视觉审美疲劳。”

文昌君说:“这中和殿是皇帝大典前休息的地方,他在这里接受大典执事官的参拜。每年祭祀天坛、地坛和太庙时,皇帝在这中和殿里阅读祭文。如果是去先农殿举行亲耕典礼,皇帝除阅读祭文外,还要亲自查看亲耕时的农具。”

顾撷冈对宝座两侧的二只金质“甪端”很感兴趣:“文昌兄,这四条腿的野兽,好像不是地球上的动物,它是干什么用的?”

文昌君说:“这只怪兽我知道,只有我们天宫里才有。这种四腿独角神兽可以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明察远方之事。它是烧檀香用的,寓意君主圣明。这二侧的铜熏炉,是生炭火取暖用的。还有这二乘轿子名曰‘肩舆’,是皇帝专用座驾,相当于现在总统的专用轿车。像这样的‘肩舆’有许多规格,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规格的‘肩舆’。中和殿也是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朝政的地方,清乾隆时又成了殿试的考场。”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13章 (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