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劝说(1/2)
饶是如此,李广也受不了这两个家伙怪异的眼光。便佯怒道:“蔡!宣!你们两个不在狄道,跑来成纪作甚?莫不是要来看我的笑话不成?”
李宣被李广说中了心思,脸上一热,不过他脸上皮肤本来就黑,倒也看不出什么来。兄长李广从小到大,事事都压他们一头。现在听说在成纪挨了打,当然要幸灾乐祸一番了。不过这也只能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了那就等着挨揍吧。于是李宣便忙道:“大兄哪里话来,我与兄长在狄道,听说你的事,便急忙赶来探望你。你可不要冤枉我们的一片好心!”言罢脸上还努力做出个委屈的表情来。只是毕竟还是个孩子,又没学习过表演。这演技实在是拙劣得很。李广看了,不但不相信他的话,心中甚至还有点想笑。
还是李蔡比较精明,轻咳一声,便装出一付痛心疾首的表情来:“大兄,当年你不是说要带我们一起纵横大漠,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吗?言犹在耳,你怎么就要改变初衷了?听说你现在要自甘沉沦,去做那污浊小吏,你快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李蔡,汉武帝时的丞相、乐安侯。这是李广自来这个时代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历史名人。不过,据他所知,自己的这个便宜弟弟,结局也不太好。在历史上的李广自杀后没到一年,李蔡也因为犯罪而自杀了,他的封国也随之被废除。
现在的李蔡,还非常的稚嫩。嘴角上,一圈细细的绒毛,告诉世人,这分明还是个半大孩子。现在李蔡受命而来,要劝说李广,这故作成熟大人的模样,李广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
李广听了李蔡的话,就故意逗他:“来,蔡,你且为我分说一番,小吏如何污浊了?”他们李家,在陇西郡的范围内当这种小官吏的,并不在少数,他倒是要听听李蔡好好说说,这怎么就是自甘沉沦了?
李蔡被李广一反问,就有点愣住了。小脸憋得通红,半晌也说不出话来。李宣在旁边也是抓耳挠腮,急得不行。
这小吏么,自然是污浊的,不好的,反正就是没有当将军那么威风霸气。带着千军万马,一声令下,想打谁就打谁。这不比当个唯唯诺诺的小吏要强?
李蔡皱着眉头在思考,李宣却吭吭哧哧的开口了:“这个么,小吏哪里有从军好。小吏整日忙碌,诸事缠身。从军却只管杀敌。杀敌简单……”
李广看了李宣一眼,想不到啊。这个史书上没半点痕迹的堂弟,十四岁的孩子,竟然也有几分见解。以职业的纯粹性来看,当个军人当然要比做个俗务官简单。
如果说李宣还只会胡思乱想的话,李蔡的三观,已经基本在成形了。他少年时便立有大志,说胸怀天下有点假,不过也是满腔的热血豪情,要为自己谋取功名富贵。他自然是看不上那些佐吏的。哪怕这些佐吏中亦有族人的存在,也同样是如此。
谋取功名富贵,最好的途径,除了打仗,还能有啥?李家子弟,最擅长的就是上战场。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长李广自幼习武,弓马娴熟,能骑烈马,能开硬弓。这样的好汉子,上了战场想要立功还不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当初约好了一起从军上战场,现在李广半途却要打退堂鼓,这怎么行?
于是李蔡左思右想,没去回答李广关于小吏的问题,却是别出心裁的想出了一条办法来。李蔡就劝道:“大兄,先不说小吏的好与坏。我只告诉你。你若是不听伯父之言,便是伯父不忍责怪你,但此事若传了出去,你平白坏了名声,日后便是想要当一亭长,也是无望。”
李广一听心中便是一惊,什么?不听家里的,当个村干部都不行,这怎么回事?事关前途,也顾不得伤痛,忙伸出手来,扯住李蔡问个明白。这一问之下,李广这才了解得透彻清楚。
话说这大汉王朝以孝治天下,不孝罪甚至立了法入了律。诸如子告父母、不奉养父母、殴打父母、妻告舅姑(公公婆婆)等等行为,都是要判刑的。严重的甚至要枭首弃市,而且还不得用爵位、金钱来赎罪。而不听父母教诲,也属于不孝罪的一种,只是相对而言,罪行比较轻罢了。当然,这会朝廷上下奉行黄老之说,无为而治。讲究的是民不举官不究。哪怕是李广要和父亲李尚对着干,只要李尚不去官府揭发他,也就不会有人来管李广。要真告了,依律,父告子不孝,一旦坐实了,儿子就将会被判刑。
但就同李蔡说的一样,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官府不追究,你不听父母教诲的事情在地方上传了出来,把名声给坏了,从此大家看你如同臭狗屎一般,你还想要入仕?想也别想!而且就算大家把这事情给瞒住了,可是你不听家里安排,家族中的资源又怎么会向你倾斜?家族中向一方守令举荐自家子弟的时候,永远都不会想到你李广。
什么,你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朝廷或地方官员的征辟?呵呵,陇西李氏,百年传承,想成点事或许要费不少力气;想干点损人不利己的事,那还是挺简单的。总之,你要不听家里的一意孤行,那你就等着完蛋吧。接受了家族资源的培养,最后又拒不回报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放弃。所以,你李广想想清楚吧。
李广听完之后,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心中惊讶过后,他很快又接受了李蔡的解释。毕竟孝道,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哪怕是放到二千多年后的21世纪,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