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基地(1/2)
后舱门打开,大家并没有下机,而是就近坐上了舱内的全地形车,一辆车加上司机可以载十二人。
运输机上的舱管人员迅速解除了每辆车的固定栓。
车辆依次驶下飞机。
一辆引导车已经在机坪待命,马上带路,地形车大灯全开,鱼贯跟随。
天气不算好,至少六级的风,刮起地面的雪,扑面而来。
地形车是敞篷的,刘言抬头仰望,一点星光也看不见。
如果没有机坪四周的指示灯,这里完全是伸手不见五指。
因为有风雪,能见度也不高,回头望是雪花中影影绰绰一排车灯。
这个时间是南极最冷的时候,可刘言感觉不到,他整个人密封在恒温外套里。
不过依然能够感受到风的压力。
软盔上应该有丰富的传导元件,听力并没受太大影响。
风刮在地形车扶手上形成了尖啸,看来风力至少达到了七级。
这就是南极大陆啊!
他的眼睛有些湿润,几天前自己还是临蒙医院里的一个普通实习医生,整天忙着帮人推拿、复健,现在却沉浸在南极的黑暗中。
人生如此猝然变化,真有点让人措手不及。
地面很平整,车队只行驶了不到两分钟就减慢了速度。
眼前突然大亮,所有人精神一振。
两扇足有十米高的大门缓缓滑开,灯光倾泻而出!
前面居然是山!
刘言没想到南极大陆上还有山,他还以为基地可能要往地下发展,钻出一个个冰之地堡,然后连在一起。
他知道南极有一条横贯山脉,距离极点不远,但他不确定山脉是否露出于冰盖之上。
毕竟这里的冰层通常都有几千米厚,于是想当然地认为山脉会和整个大陆一样,被冰雪覆盖。
后来他才知道,基地其实距离极点还有近千公里,在横贯山脉的马克姆峰附近,他地图上所看到的不远,实际上在千里之外。
将近一百年前,这些流亡者才在山体间挖出一个基地,并不比人类探索南极早多少。
不过在南极搞这么大的工程,目前人类也还做不到。
车队迅速进入了大门,风雪霎时抛在了身后,突然变得好像很安静。
前导车并没有停,驶入二十多米后拐入一条环形隧道,貌似停车场,车辆依次停放。
大家纷纷下车,同时收起软盔。
基地内气温较高,温暖如春。
入驻工作井井有条,五方在协调管理上一定进行了许多工作。
基地内墙已经完全用类似铝合金的材料封闭,与山体隔绝。
这么做意义重大,利于保温的同时,其热量也不会发散出去。
南极大陆毕竟终年极寒,如果出现奇怪的热源,很容易被人类的侦查卫星捕捉并定位。
基地的规模没有刘言想象的大,甚至不如人类的一些战略坑道。
而且结构也不复杂,蛛网结构,中间一个大厅,有五条伸展坑道,大致是个五星形状。
基地应该是六方合作建设的,目的不明,这些人员似乎对结构都很熟悉,很自然地移动,最后基本各占据一角。
可以想象,他们之前必定曾经驻扎过此地。
只有刘言有些懵。
这里不可能有一百多个房间,肯定需要数人同住一室。
他总不能硬跟着某个人走。
曲晴好像很喜欢和他住隔壁,本可以跟着她,可每个人穿着都一样,一时却找不到她。
还是苏婷及时解了围,她走过来对一个先行到达的工作人员说:“你送黑石先生去他的房间。”
刘言第一次听到有人称呼他黑石,也许苏婷是担心工作人员不了解他的真正身份。
工作人员闻言恭恭敬敬对他致意,然后帮他提起手提箱,在前带路。
刘言暗暗松了口气,跟在后面。
其实他的房间很近,离开停车场三十几米转弯就到,在中央大厅边上。
开门时他左右观察,右隔壁房间灯亮着,从落地玻璃看进去,似乎是个很小的会议室,连坐带站可以容纳十来人。
他的房间也不大,一床一桌,墙面已经一体化,像是船上的舱房。
工作人员放下箱子就离开了。
他脱下手套看了看腕表,飞了十几小时,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
经过了零下几十度考验,手表走时依然准确。
他习惯性手机开机,发现基地内居然有网络,看来他们很重视与外界保持联络。
虽然有些疲倦,还是和丁柔联络报了平安。
丁柔仍在担心:“哥,你那工作好找吗?不行就回来,咱们这医院也多的是。”
刘言只能尽量装作若无其事宽慰她。
虽然几小时前已经在珀斯用过餐,半小时后工作人员还是送来了热的套餐便当。
这里空间不算宽敞,不太可能设置餐厅,所有补给都要外部不停供应,套餐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饭后苏婷召集六方十一个负责人开了个短会,就在刘言房间边上的会议室。
会上经过讨论,确定三十六小时后进入青云之界,深井要到那时才能安装测试完毕。
进入青云之界的行动人员,五方各派员五人,加上刘言就是二十六人,宁东青和曲晴不参加行动,负责基地管理。
这符合刘言预期,曲晴娇滴滴的,不适合探险行动。
她没有进青云之界,希望能把之前的联盟精神传达给罗天极了。
进入青云之界后,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