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不让扶的孩子》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不让扶的孩子 () >> 第7章 石秋萍 独自打拼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129025/

第7章 石秋萍 独自打拼(3/5)

单的问题,为什么会学得那么艰难,学得那么痛苦。你们俩可能对我现在的话还有些不太能体会。但现在我懂了,这就好像是我们饿了要吃饼,究竟吃哪张饼能吃饱呢?开始时我们是不知道的,只能尝试着去吃,吃了三张饼之后,仍然觉得很饿,但吃到第四张的时候就感觉饱了,于是我们就会想,早知道这样,前三张饼不吃,直接吃第四张饼该多好。但其实呢,让我们最后拥有的饱腹感,并不是最后一张饼的功劳,而是有了前面那三张饼的铺垫与积累,才让我们在吃了第四张饼之后拥有了现在饱的感觉。”

“我有时的作品自己非常满意了,敏思也觉得很好,就连你也觉得非常不错。却被他们说的一无是处,无法采用。我觉得也不完全是我的经验和才能没积累够,而是他们那些欣赏者毕竟都不是真正搞艺术的人,他们的有些话也是瞎说的,不能全信。师傅你觉不觉得我们有时的创意是不是超出了他们的欣赏水平,我们的思想他们无法理解?”王小平经常感觉不是很服气,觉得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够赏识,有点曲高和寡的委屈。

“这是一种自私和狂妄的想法,是我们做设计的大忌。并不是你厉害到别人无法超越、无法触及、无法理解的地步,其主要原因是你的作品太过于自我,太过于理想。我和敏思觉得不错是因为你的创意很好,很有思想,也很吸引我们的眼球。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作品只是给我和敏思看的吗?之所以我们觉得好,别人觉得不好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你的作品中看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与他们的思想没有切合点。一件商业设计作品的好坏,不单单只是看重创意和想法,还要注重其实际功效。设计行业也是服务行业,我们的作品要有思想、有主题、有内涵,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委托人的需求和受众的心理,要满足于大家的审美。我有时在想是否每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学些心理学,但翻看过很多心理学书籍却觉得并不实用。最后我总结出,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做怎样的作品,归根到底还是脱离不开人,而想在人的方面有所突破,绝不能单纯的依靠书本。心理学书籍固然很详细的分析人性和心理。但也只是在人性和心理大的方面有所总结和归纳,不能完全套用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想法和经历,所以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或是一件作品,必须先了解每个找我们做事或做图的人要表达的重点,还要考虑大众能够接受的程度。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多考虑他人,再融入我们自己。”

“你的性格太随和,太过于考虑他人看法,太过于迁就,所以你才这么想。如果全为了受众着想,太迎合他们的口味,那我们不是成了工具,成了傀儡了吗,我们不喜欢做这样的设计。”王小平喜欢大幅度的摇晃着自己的脑袋气愤的表达些自己的观点,紧接着又会抬眼看看身边的陈敏思,想从陈敏思那得到认可。而多数时候的陈敏思都会深深的陷入思考之中,并不对王小平的说法,给予回应,语言上没有,身体上没有,就连眼神上也没有。王小平每次都很气愤,咬着牙,瞪着眼对我说些什么,大体的意思就是:你们怎么想怎么做,都无法左右我,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任性的做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世界我说的就算,别人无法操控,更无权操控我,我绝不委曲求全的做任何人都可以摆布的傀儡。”

设计工作者是引导受众接受他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受,从而对他们所要宣传的产品或展现的理念与思想给予响应与支持。商业设计不等同于艺术创作,不能完全按纯艺术思维思考问题和设计作品。不谦虚的说,我感觉就算是真正的艺术家有时也逃不脱迎合受众的思维。你一定会不屑我的说法,不能苟同我的理念。你或许可以举出很多大受欢迎的绘画作品或当世著名的无厘头设计作品都不是为迎合大众而创作的,他们很随性,很洒脱,甚至很任性;你会觉得那些艺术家和设计者从不是任何人的工具,从不受任何人的的摆布,从不为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如果你和王小平都是这样想的,说明你和王小平的内心都还不够成熟,涉世还不够深,看世界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修炼。你们所欣赏、所赞同的艺术家、设计者和他们的作品也被你们小看了。你们浅显的认为那些艺术家和设计者的作品是肆意的搞怪和任性的天马行空,觉得很简单,觉得自己也可以轻易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那些优秀艺术家、设计者作品中的简单是在复杂和繁琐中慢慢提炼、总结出来的,是创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修改、不断的积累得来的,最终从默默无闻走到惊世骇俗。然而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在大部分的人群中只有寥寥数人才能得到认可。如果你去探索成功者的生活和奋斗过程,你会发现那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你们不要把目光放在成功的表面,要深挖成功者的内心。相对纯艺术家而言,我们的设计要更容易些,我们做的是命题作文,有人出题,我们做题。做出来就有人买单,做好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出题。我们并不是别人的工具,我们是在把别人思维和想法进行梳理、汇总。帮助客户完整、清晰、有效的将他们表达不出来或是表达不好的东西,更具象、更彻底的表达出来。我们作为设计人员

状态提示: 第7章 石秋萍 独自打拼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