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康熙康熙》

恋上你看书网(630ks.com)

首页 >> 康熙康熙 () >> 第四章关于撤藩的争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30ks.com/118012/

第四章关于撤藩的争论(2/2)

明显,一旦朝廷同意,结果会跟尚可喜一样惨。

但是,不自请撤藩又能怎么样呢?那时候说实在的,他们还没有造反的意向。

靖南王耿精忠思虑再三,感到万般无奈,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只好上书奏请撤藩。

但是三藩之首吴三桂就不那么简单了。他心思得更深,更远。

正在这时候,远在京城的吴应熊给他送封信来。这个吴应熊是吴三桂在京城的风向标:原来在得悉尚可喜给皇上上书奏请解职回东北的时候,他给他父亲吴三桂来过信。现在,听说耿精忠也给皇上上书自请撤藩,吴应熊赶紧给他父亲吴三桂写信,大意是:现在局势很是让人焦虑:康熙伙同孝庄和明珠等一起来对付我们了,我们要认真对待。父亲最终是回辽东,还是有别的行动,请父亲自行斟酌。

实际上,康熙对这个人的作用看得太小了。这个人始终是锲入朝廷的吴三桂的一颗钉子。

这样的信吴三桂接到后,当然也举棋不定了。但是,他把自己看得过高了:自己雄踞西南一隅,是云贵边防的“长城”,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估计清廷也不敢动他。

吴三桂有一点没考虑到,就是大清今天的皇上康熙是个胆大如牛的人,他的胆量甚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普通人认为不可为的事情,康熙都能做得出来。

的确,一开始,康熙的胆略和魄力,把这些藩王打的晕头转向。康熙确实比鳌拜那时候长了几岁,见识和执政经验更是增长了许多,当然,胆量就更大了。

正在焦虑中的康熙,一听有来自南方的奏折,高兴地喊道:“哦,终于来了,快传明珠他们觐见。”看得出,康熙很兴奋。后来的现实说明,他把当时的形势看得太乐观了,对吴三桂几个藩王的势力估计得太低了。这样,康熙就要为自己这样肤浅的见识,要付出代价。

是马上撤藩,还是缓缓地下手?一直是朝中大臣们正义的焦点。现在,这个争议还在房里激烈地进行。

康熙是南方的信一到,就马上召集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让大臣们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并且达成回复三个藩王的一致的意见。

大臣们分成了同意马上撤藩和不同意马上撤藩的两大阵营。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场面很热闹。

以图海为代表的多数大臣认为,不宜立即撤藩。他们认为,三藩的势力还很大,如果现在撤藩,势必会造成逼上梁山的局面,他们就会狗急跳墙,势必犯上作乱。

以户部尚书迷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苏拜等大臣为代表的少数几位大臣认为,既然南方已经安定了,现在可以立即撤藩,在他们还没有兴风作浪之前,一举把他们的根挖掉。

两种意见各执己见,各说各的理由,针锋相对,在康熙的那个小书房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后,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决策者康熙身上。


状态提示: 第四章关于撤藩的争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