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两家决裂(1/2)
十一月二十日,荻野昌之孤身一人返回了江户,得此消息,本多正信立即在自家屋敷召见了他。
此前一天,本多正信刚刚陪同德川家康接见了回家省亲的振姬,这位德川家的三女,不但没有适应领地从九十二万石减封至二十三万的现状,而且接受不了蒲生秀行对他的日渐冷落和疏远,因此,不得不回娘家向家康哭诉。
德川家康一生共生育有五个女儿,养女更是达到了十八个(尽管很多是名义上的),在这五个亲生女儿中,大女儿龟姬嫁给了在长篠之战中立下战功的奥平信昌,次女督姬嫁给了上野馆林的池田辉政,三女振姬嫁给了蒲生秀行,四女松姬早夭,五女市姬本和伊达政宗的嫡子订有婚约,无奈三岁夭折,婚约只好取消,改由蒲生家的女儿取代。
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德川家康还是很溺爱这位“若松殿”的,因此对于她的哭诉感同身受,一怒之下便想将蒲生秀行召到江户兴师问罪,好在本多父子苦苦劝说,才暂时偃旗息鼓。
振姬所说的蒲生秀行对她冷淡,主要是从会津处分之后开始的。三年前因为御家骚乱,丰臣秀吉对蒲生家进行了削减知行的重罚,当时蒲生秀行四处奔走相告,希望能利用五大老和五奉行的力量促使秀吉回心转意,他谴使拜访的第一位大名,便是位居五大老之首、并且是自己岳父的德川家康。
当初蒲生家之所以与德川家结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家同处东北,领地相邻,今后利益上会有很大的关联,对于维持内部的稳定也能相互有所帮助,这是会津蒲生氏的首任家督蒲生氏乡的初衷,当时蒲生秀行年幼,自是不知道这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开始理解其父生前定下这桩婚约的重要意义,为了表示对德川家的友好,他对振姬也是尽量地百依百顺,使她享受到了比两位姐姐更加奢华的生活。
然而,让蒲生秀行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自己这般摇尾乞怜,处处示好,大难临头时也没有换取德川家足够的支持。德川家康甚至连一封进言的书信都没有上承给秀吉,这般冷遇,怎能不让蒲生秀行心寒,他又怎会一如既往地宠爱振姬?
相比之下,秀保的到访却是雪中送炭,虽说没有保住蒲生家在会津的领地,但最终还是为他争取到了川中岛十二万石的加封,这对于原本只能接受下野两郡十一万石知行的蒲生秀行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安慰了。知行翻了一番,蒲生家怎能不对秀保感恩戴德?这就是为什么蒲生秀行擅作主张,与秀保结姻,并且提前为嫡子元服(此时仅三岁)。拜领了秀保名字中的“保”字,并继承了蒲生氏乡的“乡”字,为嫡子取名蒲生保乡,这对德川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撼。有家臣劝谏德川家康与蒲生家就此划清界限,更有甚者希望家康将振姬接回江户,并派遣使者诘问秀行。
家康本以为秀行会为其子拜领自己的“家”字或者德川秀忠的“忠”字。秀行这么做无疑是向世人宣布他蒲生家彻底倒向了丰臣秀保,这让做惯了关东霸主的德川家康大失颜面,当即派遣诘问使前往壬生城进行责难。
蒲生秀行年轻气盛,本来就对德川家见死不救心存不满,现在却又遭到德川家臣的训斥,自尊心遭受了极大打击,因此,他不顾家臣的阻拦,强行将使者赶了回去,当晚气不过更是训斥了振姬一通,振姬这三年来本就被欺负得够呛,这下终于忍受不住决心逃回娘家。虽然被秀行安排的家仆实时监控不得脱身,可是在两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她还是趁着侍卫换岗的间隙,带领两个婢女逃出了壬生城。
早先得知使者被喷了一脸口水赶了回来,现在又遇到最宠爱的女儿向自己诉苦,更可气的是,蒲生秀行竟然还应秀保之请,派遣两千军势协助青木兄弟防守大田原城,如此的种种让德川家康不仅是愤怒,更是感到了重重危机,随着秀保的做大,自己在关东的影响力开始下滑,长此以往,别说一统天下,就连控制关东一隅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因此,本就心情不好的德川家康,此刻急需一个出气筒,全军覆没的荻野昌之则是最佳人选。
荻野昌之本以为是本多正信召见,他知道,这位德川家的首席谋士即便生气也不会表现的太明显,这样的话,自己也会好受些,没曾想,此时德川家康竟然也来到了本多家,并且和本多正信一同在客厅内品茶,荻野昌之的第一感觉便是“上当了”。
“臣荻野昌之拜见主公。”荻野昌之战战兢兢地拜服道。
德川家康故作轻松地说道:“本来只是找佐渡守品茶的,听说荻野大人也要过来,便多做逗留了,顺便听听你这次任务执行得怎么样。”
豆大的汗珠从荻野昌之的额头上滑落,这个名不副实的忍者首领颤动着身躯,结结巴巴地回答道:“臣…臣没有完成任务,还请主公治罪。”
“哦,失败了?”德川家康玩弄着茶盏,平淡地问道:“就那么一个落魄大名,你手下的透破忍竟然解决不了?”
荻野昌之使劲地摇着头,激动地解释道:“这并非臣下的错,而是中了小宫山的埋伏,不然也不会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德川家康终于找到了发飙的切口,“砰”地一声将茶盏摔在荻野昌之的头上,荻野昌之应声倒地,鲜血顺着额头大股大股地流到榻榻米上,整个人下意识地蜷缩成一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