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五章 襄阳,襄阳(1/2)
营救岳飞是徐还的心愿,他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身在长安,不能返回临安亲自参与,鞭长莫及。虽有飞禽快马传讯,但消息难免仍旧滞后。
等他接到临安先后传来的消息时间,刚过了金州,正在前去襄阳的路上。
柔福帝姬出面,赶走了罗汝楫,虞允文作证,表明高阳王府态度,但岳飞仍旧被判了莫须有的谋逆之罪。
赵构和秦桧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还是担心出什么差错?压根不给自己前往襄阳的机会“调查”机会。
这个局面,让徐还有些无奈。
难道终究晚了一步,台面上的招数终究全无用处?虽说在临安准备了后手,但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会轻易动用。
而且,按照目前这个趋势,徐还不免有些担忧,即便用强也未必……
“王爷,为今之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司马靖劝慰道:“容老夫说句实话,救下岳将军自然十全十美,若是不能……局面对王爷而言倒不算坏事。”
“我明白,赵构和秦桧都以为我不敢和他们明着翻脸,但这次……如果鹏举兄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绝不客气。“
徐还显然是被激怒了,赵构和秦桧认为只要先行确定岳飞案的兴致,碍于君臣之别,徐还即便有心公布所谓的襄阳真相,或者帮助岳飞,也无可奈何。
因为那样意味着挑战皇帝和朝廷的权威,属于不臣之举,除非徐还要立即与朝廷彻底翻脸,否则绝非明智之举,是摆明了要让徐还骑虎难下。
但徐还却已经打定主意,既出潼关,一战不可避免,只不过迟早的问题。岳飞一案让人忍无可忍,某种程度上也是个绝好的机会。
司马靖更是心如明镜,悠悠道:“王爷,尽快赶去襄阳,无论事态如何,都能占据先机。”
“本王最为担心的是张宪和岳云一时不冷静,做出什么不当之举,可就功亏一篑了。至于旁的,顺其自然。”
徐还当然知道司马靖的意思,以高阳王府目前的作为,显然是有恩于岳家。而此时年轻的岳云多半六神无主,张宪恐怕也惶恐不安,岳家军也算是群龙无首。
此时出现,以徐还的威望和恩泽,想要张宪和岳云归附,岳家军归心,并非什么难事。那样一来,徐还就等若掌控大宋半数的兵马,还都是精锐。
届时关洛襄汉之地尽数在手,顺势东出,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徒手可得,当真是半壁江山在手,和赵构分庭抗礼又有何难?
司马靖忧心忡忡道:“王爷,需得地方金贼和临安联手,毕竟……王爷现在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本王明白,但他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一击不中,金国人就会学乖。毕竟有坐山观虎斗的机会,他们岂能不明白?”
徐还不客气道:“倘若他们一意孤行,非要和本王过不去,那就等于撕毁了所谓的和议,我们将毫无掣肘,想来金贼也不希望如此。”
“王爷所言有理,此事……可以在会宁府和幽州吹吹风。”
“太阳若是能从北方出来,我们何须偷天换日……”
“王爷放心,此事已经在准备,进展不错。”
徐还轻轻点头:“好,我们尽快赶路去襄阳吧,临安有柔福、裴元衍和彬甫在,无甚大碍,我真正担心的还是襄阳……”
……
襄阳,汉水中游要塞城池。
得此地便可控制整个江汉地区,而江汉东连江左吴越之地,南控湘鄂,西接巴蜀,乃是无比重要的战略要地,得此一地便可席卷南方。
这也是东汉三国,魏蜀吴三国为何激战争夺荆襄的缘故;也是蒙元灭宋,为何多年鏖战襄阳的缘由。
之前被伪齐刘豫所控制,金国曾街道此处南下攻略荆湖,岳飞结束洞庭湖之战与徐还分别,率部沿汉水北上,最终收复。
算是岳家军在京西、淮西作战的大本营,张宪曾是留守之将,在此处驻有本部兵马。这也是朱仙镇兵变,他们为何要撤退襄阳的缘由。
来此之后算是稳住了阵脚,但处境却算不上多好,朝廷切断了他们的粮草供应,若非徐还授意从蜀中支援,恐怕难以为继。
但岳云和张宪更为郁闷的是,因为他们的举动,“坐实”了岳飞的谋反之罪。尽管他们并未改弦更张,更未竖起反帜,并且一直向朝廷申诉,表明自己遇到危险,以及对朝廷始终未曾更改的忠诚。
可是换来的是朝廷冷冰冰的对待,拒不接受,被指认为奸佞,更以此为借口将岳飞兄弟下狱。
听到消息的时候岳云很着急,到底才十四五岁,还是个少年郎,哪里经历过这等风浪,面对过如此危局?
好在身边有张宪相助,这才心神,也稳住了惶惶不安的岳家军军心。他们曾对审理抱有一线希望,认为朝廷不会糊涂到那个地步,何况还有消息传来,朝廷众多官员,江南士林,乃是福国长公主和高阳郡王都出面维护。
可事情的结果却让人大为失望,他们才发现朝廷的腐朽与无耻程度,在各项利好的情况下,岳飞仍旧被定了谋逆之罪。
岳云悲愤不已,岳家军上下也是义愤填膺。一想起父亲忠义无双,拼劲全力为朝廷尽忠征战,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心中便一阵阵悲凉。
心中自小树立的忠诚不禁有些动摇,这等昏主奸臣当道的朝廷,还值得效忠吗?
借此机会起兵营救父亲?
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