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八章 一次考验(1/2)
先看条件,后论结果。
秦桧这个逻辑,有一定道理。
之前百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要不要,能不能主动夺回中原,以及其利弊。
不管怎么说,都是将来时,是可能性。
可能性是参考因素,目光长远,全盘考虑是对的。
但决定因素始终是——条件。
要不要举起一块千钧重物,前提是有没有足够的力气;是否拒绝和谈,自行收复失地,前提是有没有那个实力。
军事上好像如火如荼,一片大好形势,徐还与岳飞似乎也有这个能力。
但战争从来不单纯依靠刀兵决胜,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
说到底,战争是国力的较量。
如今的大宋只有半壁江山,且山河破碎,连最为富庶的淮南、江南都遭遇战火,元气大伤,更别提匪患叛乱的荆湖。
眼下整个大宋,还算周全的也只有蜀中。
若非天府之国富饶,根本无法支撑秦陇、荆襄两线开战。
战事开启,粮草靡费可不是小数目。
成都府路转运使赵开对朝廷也有奏报,蜀中原本充盈的常平仓已经被掏去了一半。
如今才是暮春时节,等到秋收之后仓廪才能有所补充。
故而赵开曾上疏表示,请求三司从江南其他地方调运粮草前往荆襄,蜀中暂时只能供应秦陇前线。
而今,这些成了秦桧的依据。
钱粮不足,如何开战?
加征赋税?
往常或许可以,但这几年战火不断,百姓生计本就困顿,赋税徭役本就繁重。若是继续加征,不体恤百姓,很有可能……
荆湖钟相、杨幺之乱才过去不久,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后院起火,远比前线战败严重的多。
秦桧这个“先条件”的说辞,似乎确实有理有据。
但也有人表示不敢苟同,有反对意见。
赵鼎道:“关中、荆湖南北两路收复,皆是产粮之地,自去岁开始,南方鱼米之乡再无战事,快速恢复。
朝廷勒紧腰腹,可否挤出一些钱粮呢?毕竟机会难得,错过了,恐怕有得等多年。”
“赵枢相所言不无道理,确实是好机会,不过朝廷也确实有艰难之处。
若一鼓作气,确实能收复两京倒也罢了,若是战事旷日持久……”
秦桧停顿片刻,低声道:“官家,臣以为是战是和,也有必要听听前线各位将帅的意见。
如果各位将帅有把握快速击败金贼,夺回两京,倒也并非不能孤注一掷……
毕竟我大宋兵马战力更胜往昔,听闻徐驸马在关中新制火器,渭滨一战,神器建功,没准能无往不利。”
秦桧这番话听着颇有道理,但张浚等人却听出了别样意味。
孤注一掷,这样的用词本就耸听。
再者,让前线将领表态,是战是和,这不是为难人吗?
大宋武人一直被看轻,直到这几年国家危亡,战事不断,才多少有些起色,也唯有开战时方才有些利益。
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前线基层将领肯定是主战的。
倘若主帅主和,岂非是信心不足,有避战畏敌之嫌?
很可能失去下层兵将的拥护。
但倘若主战,尤其是朝廷钱粮不足,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就显得过于冒进。
倘若失利,将会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人,通常来说,很少有将领冒险担责。
而且主战很容易有恋栈兵权的嫌疑,这可是朝廷,皇帝的大忌。
秦桧现在将皮球抛给前线将帅,看似是一片公允之心,实际上却是出了个难题,居心叵测。
难怪从大散关临走之时,徐还多有暗示,原来如此。
朝堂上从来不缺乏奸佞,也不缺少居心不良之辈,说到底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
一直没有表态的官家,到底是何想法呢?
赵构一直在沉默,如此重大决策,倘若他率先开口,必然有失公允。
更要紧的是,出了问题,是皇帝决策失误,连个背锅之人都没有。
集体决策!
这是自古以来便流行的办法,为的就是分担责任。
当然,有功劳的时候,必然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乾纲睿断。
战与和,都赵构都有吸引力。
他是临危登基的皇帝,并非正常继位,所以合法性一直有瑕疵,天下对他也多少有所疑问。
故而赵构一直想要做出一些功绩,从而让天下人高看,成为人人称道的英明圣主。
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励精图治,成就贞观之治的心态十分相似。
基于这一出发点,北伐收复失地,尤其是东京,符合他的诉求。
靖康之变,东京是在父兄手中丢掉的,自己重新夺回,算得上一桩大功绩。
可赵构同样也担心失败,如今这个局面,他好歹能在南方半壁江山称帝,大宋社稷依旧延续。
与金国生死之战,万一失败了,金军再度过了淮水,渡过大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建炎三年那等狼狈逃窜海岛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英明神武之前,安然自保才是根本。
所以,和谈未尝不可。
其他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嘛!
尽管大部分所谓从长计议,最终都会不了了之。
秦桧的说辞,让他意识到,钱粮是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便是前线将领,徐还手中超过十万兵马,岳飞麾下也差不多,大宋半数兵马都集中在前线两位将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