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信息支援(1/2)
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对抗最薄弱的地方,且敌人不针对自己的地方。这里的不针对可以说是没发现。当孟菲斯打成一片火海的时候,卢安这里很安全。
现在卢安在一个小山坡上躲着,现实中卢安躲在死角中,但是预演中卢安不断跳出来瞭望远方。这相当于隐身术,现实中自己藏在视觉看不到的地方,却能对周围的情况了解。
在山脚下,六位巨人一组的士兵,在几百米外巡逻,却无法发卢安,而处于现实的卢安却知道这些巨人士兵几秒后的一举一动。几个巨人士兵是日常巡逻,过了一会就走了。他们没发现卢安,也不可能发现卢安。卢安的体型对他们来说就是老鼠,躲在老鼠洞中的老鼠。
正常人正常行走是不可能时时刻刻注意路边老鼠洞里面的情况。更何况卢安还能预演到这些士兵未来的十秒的动作。
看到士兵远离,卢安将主动预演(十一秒的预演)调回了被动预演状态(三秒的预演。),在坑道中对远方的基地进行信息记录。
卢安躲藏的山丘十六公里外是十几个小时前,人类基地所在的位置,现在这里是迷雾人类的基地,
在这个直径二十公里能见度良好的半球区域中,迷雾人类的基地处于正中央位置。在迷雾人基地中,四条巨大的白色水汽柱子似乎是被什么力量约束住了,腾空而起。却似乎被什么约束住,就像肥皂泡的烟雾一样,当水汽到达了一千六百米的高空中才开始扩散,变成遮天蔽日云雾层。在天空中形成迷雾层笼罩了整个区域。
这就是美军的战机未能攻击这里的原因。如果是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人看到这种场面,一定会想到一款游戏中的单位,红警二中的裂缝产生器(很多人八成都没造过这玩意,只见过电脑造过。)就是在基地所在区域制造大量不可视区域。
卢安知道这可能是什么技术。石墨烯和超声波粉碎水雾的技术结合。石墨烯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在二十一世纪非常火,但是词汇火是火,但是大家都没有直观的感受,因为这种材料对二十一世纪早期的人来说有些反常识(少见多怪)。这是一种超轻的材料,到底有多轻呢?
百度南开大学《激光推动石墨烯实验》的视频可以直观看得到这种材料有多轻盈。一个苍蝇大小的黑色石墨烯小黑团(棉花球一样的多孔结构),在一个竖直玻璃管中,受到激光从下向上照射就可以垂直向上飘。
石墨烯在二十二世纪普及,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塑料袋一样。有时候在厂房附近甚至会产生污染,像柳絮一样乱飘造成严重的人体健康隐患。
二十一世纪不会有人对上场门口的巨大充气柱子(接电的吹风机不停的喷气,支撑起一个塑料纤维袋子在上场门口耸立。)大惊小怪。
而现在卢安也不会对对迷雾人这个高一千米约束水汽成管道上升的巨大云柱高呼不可思议。
在超级水汽大烟囱构建的迷雾云层障碍下,迷雾人快速从次元门中搬运了大量的设备。一座座钢铁金字塔在地表快速建设,数百吨的钢筋混领土浇筑板块,构建的堡垒能够扛住小型核弹爆炸。
上千吨当量的核弹,如果在混凝土二十多米厚的混凝土建筑外壳外爆炸,杀伤力有限。二十一世纪美国的核弹都走钻地路线。二十一世纪核弹的杀伤力适合对大城市的屠杀,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对于军事目标的杀伤,越来越有限,二十一世纪的各个大国都是纯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大规模步兵人海在平原上冲锋的战术已经没有了,暴露在平原上大规模冲锋的部队只有间隔七八十米一辆的重型坦克。在核弹的攻击下存活率相当高。二十一世纪核武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能屠杀你城市的威慑力。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炸人类城市,就和中国封建王朝末期诸侯们杀皇帝一样。谁都能杀,谁都不敢杀。杀了皇帝,就是宇文化及的下场。
以卢安的经验来判断,一两发万吨级别核武根本摧毁不了这个建设中的基地。只有精确制导炸弹,穿透混凝土的外壳,才能制造有效摧毁。至于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如果不到最后,美国应该不会炸这样的核武。(千万吨当量的核武,只能空投,实战效果很低。)
大量高百米的钢筋水泥金字塔正在建造。成群的机械改造的飞龙在天空中巡查。碳纤维的双翼,在高空中的云层中若隐若现。这个军事基地已经开始完善,不会有直升机能够躲过雷达接近这个基地。投放侦查步兵,而漫长的空间,步兵也越来越难以穿越火线,抵达这里获取情报。
现在唯有卢安来得早,在迷雾人基地的防御体系尚未建设完毕后,到达这里,现在以谷歌地图为参照系,用多点目测为手段,将一个个金字塔的坐标记录下来,卢安记录的坐标不可能完全正确,对着谷歌卫星地图上的那些参照物,误差是在百米范围内的。
在这里带了数个小时,观察了一下迷雾人的建设进度,规划,将数百个坐标全部记录下卢安深吸了一口气。在预演中对左右情况观察了一下,决定该离开这里的。
然而就在卢安准备下定这个决定后,躲在沟渠中的卢安愣了一下。元一发来了最新的通知——本次任务的性质变了。本次任务不单纯的是在这里的探索性质的任务了,而变成了攻击性任务。
包括卢安再内,李三祥这边三个人已经被元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