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打破僵局(1/2)
金城王!
越吉身形一震,愣在了原地,惊讶的看着刘备,没料到刘备会说出这样的话。
诸葛亮则趁势道:“亮早听说越吉将军勇武无双,在西羌诸部中极有威望,如今金城王为国捐躯,西羌不可一日无主,除了越吉将军之外,谁还能挡此重任,这金城王,非你越吉不可。”
越吉这才反应过来,脸上的愤怒在一点点消失,转眼间为欣喜若狂所取代。
羌人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越吉的狂喜,全都写在了脸上。
羌人也没有什么法统讲究,谁的拳头硬就尊谁为王,当年越吉也是因为实力不如彻里吉,才选择臣服效忠,他内心之中,自然也有做羌王的野心。
现下彻里吉死了,雅丹也死了,西羌诸部中,谁还能比他的实力更强,况且还有刘备这个汉皇做后台,他不做羌王谁来做。
眼珠转了几转后,越吉当即跪伏下来,毅然道:“越吉多谢陛下信任,我愿率余下的羌族将士们,誓死追随陛下!”
“好好好,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刘备满意的笑着,便叫给越吉上酒,庆贺他继承羌王之位,好一番抚慰。
越吉也投桃报李,再三表明愿为刘备死战的决心。
大殿中沉重的气氛,也稍稍得以缓解。
刘备趁势一举杯,傲然道:“这一战咱们虽折了些人马,但我们的主力尚在,潼关也还在我们手中,尔等都给朕打起精神,休要灰心丧气,咱们要齐心协力,守好潼关,战退苏贼!”
众将被重新鼓舞起了斗志,当即纷纷举杯,响应刘备的激励。
这时,司马懿道:“陛下,我军新遭大败,潼关的将士们士气严重受挫,战斗力必定下降,是不是立刻从蒲坂津和武关一线,抽调出一些生力军,前来增防潼关。”
刘备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诸葛亮则道:“陛下,臣以为万不可从其他战线抽调兵马,尤其是蒲坂关,万一那苏哲趁势分兵,趁虚进攻蒲坂关,由北路攻入我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懿却一笑:“诸葛丞相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不过蒲坂关乃坚城,就算我们抽调半数兵力,也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兵马,苏哲想要袭取蒲坂津,至少还得抽调三四万兵马前去,他调动这么多的兵马,难道我们还会没有察觉吗?”
诸葛亮眉头微凝,面对司马懿的反问,一时无法反驳。
刘备便道:“仲达言之有理,细作可有最近关于苏贼调兵的回报?”
“启禀陛下,我细作在严密监视魏军,到目前为止,苏贼并没有调兵北上的迹象。”吴班禀报道。
刘备松了口气,遂道:“速传令给吴懿,命他即刻将半数兵马给朕调来潼关!”
刘备终于决定抽调蒲坂关之兵,诸葛亮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反对,只好闭口无言。
刘备接着又道:“再传朕旨意,即刻再拨一倍的细作,严密监视魏营,一旦苏贼敢抽兵北上,立刻回报。”
“诺!”
……
五日后,二十几万魏国大军,再次进抵了潼关城下。
再一次安营再寨,再一次连营十里,再一次屯集运送粮草,双方再一次在潼关一线,展开了对峙。
就好象,羌人的参战,只是一场小小的插曲,对整个战局完全没有影响一般。
魏军安营已定,便开始砍伐树木,兴建云梯,大建神雷炮。
种种的迹象都表明,苏哲打算跟刘备死磕到底,不强攻下潼关,誓不罢休。
几天后,近百余门神雷炮率先被造好,开赴潼关城下,开始对潼关发动狂轰烂炸。
一枚枚的石弹,冲天而起,挟着天崩地裂般的巨力,向着坚不可摧的敌城轰落而去。
城头的刘备也早有准备,依靠着城垛重盾,据守城头,半步不退。
残阳下,苏哲立于阵前,远远望着被轰到天昏地暗的潼关城,目光却望向了北面。
过了这条黄河,便是河东郡地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已经在暗流涌动。
“邓士载,你应该快到了吧……”苏哲喃喃自语,眉宇间杀机时隐时现。
……
残阳如血,黄河东岸。
蒲坂津大营东面的箭塔之上,徐晃扶剑傲立,如铁塔一般巍然不动,目光远望着东面大道。
他率领着近五万的魏军,进驻这蒲坂津已有两月有余。
河对岸便是汉国的地盘,著名的蒲坂关就屹立在河岸边,与他隔河相望。
汉国的大将吴懿,此刻正率领着近三万多的汉军,坚守城那座关城之中。
尽管徐晃兵强马壮,数量也比对岸的汉军多,但这点兵马数量,相对于黄河这道天险,早就被抵消殆尽。
一连两月,他都奉苏哲之命,按兵不动,只牵制敌军不动。
残阳照在脸上,一丝寒风从身后袭来,徐晃打了一个冷战。
他也不知道,自己今天为何心血来潮,会站在这里向东眺望许久。
不知为何,他忽然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似乎他这蒲坂津将不再平静下去,会有大事将要发生。
最后一丝残阳落山前,东面大道上,数骑人马飞奔而来,直抵营门。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营门内侧的魏军守卒,高举着弓弩厉声喝问。
那年轻的小将大声道:“本将乃邓艾,奉陛下之命,特来见公明将军,速速去禀报!”
邓艾!
箭塔上的徐晃听的清清楚楚,一股莫名的心血陡然如潮而来,高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